说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和说他火焚阿房宫一样,很可能就是汉朝人给项羽抹黑,用以渲染项羽的“不仁”,从而反衬刘邦的“仁”,进而证明其政权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事,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7年,
“八月赵高杀二世……以秦降都尉翳、长史欣为上将,将秦降军。”
第二年,即公元前206年,
“十月。项羽将诸侯兵四十余万,行略地,西至于河南。”
“十一月。羽诈阬杀秦降卒二十万人于新安。”
这也就是说,公元前206年10月,刚刚收复了六国旧地的项羽,率军开始向秦故地进发。在这支军队里,包括章邯降楚的二十万军队,由司马欣率领,行军序列排在在诸侯军队的前面,向关中进军,可见,秦军降卒是作为完整的建制,由司马欣指挥。
当部队行军至新安古城安营扎寨。具体地点,据《括地志》说:
“汉新安县城,即坑秦卒处。”
即河南义马二十里铺村西李杏湾村。当地人通常所说的位于新安以南的“楚坑”,正是在这里。在这里也就是项羽军携章邯军降卒,马上就要向西进函谷关,进入关中地区,也就是秦国故地。这时秦国降军将士开始人心浮动。《史记•项羽本纪》载,
“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
显然,这些秦军降卒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他们担心项羽不断取得军事胜利,自己被裹挟前行,就变成为引狼入室的“秦奸”;另一方面,他们也并不希望项羽失败,那样,秦便会将他们的父母妻儿全部杀掉。所以,降卒们就难免对于自己的主将产生抱怨之心。这种矛盾的心情,倒也是人之常情,很合乎情理。
然而,这些私下的议论,当然很难逃过楚军的耳目。于是,
“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项羽认为,秦军官兵人数众多而内心不服。倘若进了关中还不听话,事情就危险了,不如干脆杀掉,只带章邯、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进入秦地就可以了。于是,下令楚军连夜将二十余万秦军击杀后挖坑埋在新安城南。
但在此事之前,司马迁却先说,
“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也就是说,因为在秦时,关东吏卒在关中屯戊,秦人对待吏卒非常无理,所以,故此时对秦卒报复,乘胜虏使之,折辱秦吏卒。这个说法,在逻辑上是很难成立的。如果说秦降卒还是成建制地由秦将带领,诸侯军似不可能去折辱奴虏秦军,因行军扎营不在一起。如果说,诸侯军可以折辱奴虏秦军吏卒,那么就是这二十万秦军,被分散并分配到了诸侯军的军队里。但是,事实是,项羽所坑杀的秦军只是英布和蒲将军。所以,秦军应该是尚未被分散分配。
于是,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悖论:要么诸侯并没有折辱奴虏秦军吏卒,要么项羽没有坑杀秦军二十万。既然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已是事实,那么诸侯军折辱奴虏秦军吏卒就不成立。但如果此不成立,那么项羽坑杀秦军降卒的理由就不存在了。所以,从逻辑上讲,项羽坑杀秦军降卒应该是不存在的。
再从章邯军队的人员构成来看,这一说法成立的可能性也不大。章邯率领的秦军,并不是秦国的精锐之师,而是一直杂牌军。具体说,主要是由修骊山陵墓的民工、战俘乃至囚徒组成的。这些人,特别是民工和战俘,主要是来自东方六国,本身并非秦国人。一个证据是,曾经是楚国人的刘邦,就曾带领当地的民工,远赴咸阳和骊山服徭役。而项羽的部将黥布,也是楚国人,曾在骊山服役。所以,司马迁说章邯的部卒,担心回到东方,是没有道理的。相反,他们中的许多人到很有可能长期苦于兵燹之灾,对于能够回归故里,不但不会担心,反而应该正求之不得。所以章邯的二十万降卒因此而叛乱,没有道理。
再从军队实力来分析。双方的兵力对比很难支持项羽对于章邯降卒全部坑杀。我们姑且假定,项羽准备进关中时,手下兵力共计四十万(不包括章邯的二十万降卒)兵力。以一般的常识,我们很难想象,项羽以诸侯军四十万,一夜之间就能坑杀章邯军队二十万。因为这 20 万秦军并不是战俘,赤手空拳,一盘散沙甚至身遭绑缚,而是一支有着完整编制和武器装备的军队。从章邯、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到各级将校都尉,再到普通士卒,编制完整,战斗力也并未遭受什么重创。 相反,即使项羽的四十万人马,之前也曾屡次战败于章邯的军队。而其 他诸侯军队则都缺乏战斗力,且各怀鬼胎,也缺乏统一指挥,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秦军投降主要是因为二世被杀,大势已去。但是,这样的一支乌合之众,又怎么可能在一夜间将一支多达二十万之众的军队轻松缴械并且坑杀之呢?
最后,从考古证据来看,早在1912年,陇海铁路建筑工地的工人在新安一带,的确是发现过一个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的土坑,后来考古人员也的确从中发现许多白骨。据历史学家考证,这就是当年项羽坑杀秦卒的地方。但是,即使此说成立,区区一个400米长、250米宽的土坑,又如何能够容纳二十万人呢?即使是以最节省空间的站姿,也远远不够。何况楚军还得想方设法,将这二十万秦军降卒悉数诱入谷中,再进行无差别屠杀了!谈何容易?而关于类似的故事,白起在长平坑杀四十万赵卒之事,后来就在长平一带发现了很多尸坑,可以作为铁证。然而,新安的尸坑,仅此一个,而且规模太小,对于二十万人而言,可以说就是杯水车薪。
总之,从事件逻辑、屠杀时机、军事实力以及考古证据等几个方面考察,我们都很难找到支持屠杀发生的铁证或逻辑支点。所以,《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以及《史记•项羽本纪》等篇所见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事恐怕不可信。这很可能是西汉的史官为了证明汉代夺取天下的正当性,根据一些相关记载而编造的情节。或者说,就是被汉朝人黑的。
这问题提的。说的好像司马迁成了汉朝政府的官方喉舌一般,同时也高估了当时政府对思想言论反面的控制。
先不说司马迁仗义执言的性格导致自己受辱除官。即使是史记这本书在汉代也被称为异端,被当作离经叛道的“谤书”。只是私底下广为流传,在几百年后唐朝时才因古文运动的兴起才被世人所重视和推崇。
其次你怀疑这一点,是因为这与我们项羽伟岸英雄的形象不相符但这个形象不正式《史记》刻画,并被后世不断演绎,而呈现出来的吗?
如果记载项羽阴暗面的内容不可信,那记载的光荣一面就可信了吗?
其结果无非是颠覆你对项羽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