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南巨龙:南美超巨型恐龙(超过30米长/尾巴灵活)

发布时间:2023-10-07 10:40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巨龙是一种泰坦巨龙类的超巨型恐龙,体长超过30米,诞生于88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尾巴灵活性非常强,比雷龙还要更加敏捷精准,据说能够快速拍中一只巨脉蜻蜓,第一批南巨龙化石是在南美的阿根廷发现的。

南巨龙的体型

南巨龙:南美超巨型恐龙(超过30米长/尾巴灵活)

南巨龙属于蜥脚类恐龙,因此它有着非常典型的蜥脚龙特征,比如修长的脖子和尾巴,几乎占到身体长度的60%,这也使得它是所有恐龙中体长最长的品种之一,再加上泰坦巨龙类恐龙更是蜥脚下目中最重最大的种类,所以这就意味着拥有超过30米体长的南巨龙,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第8位,与超龙、阿根廷龙等一样,几乎都是类似小山般的存在。

南巨龙的外形特征

南巨龙:南美超巨型恐龙(超过30米长/尾巴灵活)

南巨龙虽然和南方巨兽龙的名字很像,但是两者并不是同一物种,南巨龙是植食性恐龙,拥有着非常密集但均匀的跖骨,并且它也是目前泰坦巨龙类恐龙中最大最重的品种之一,拥有着粗壮的四肢和较小的脑袋,修长的脖子能够增加它的取食范围。

南巨龙的生活习性

南巨龙:南美超巨型恐龙(超过30米长/尾巴灵活)

南巨龙和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一样,都拥有着非常细小且密集的锥状牙齿,能够轻易的切断韧性强的植物,再加上它生存于白垩纪时期,当时的开花植物不多,所以南巨龙很可能是以蕨类或者其他树叶等坚硬低矮植物为食的。

南巨龙的化石发现

南巨龙:南美超巨型恐龙(超过30米长/尾巴灵活)

南巨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阿根廷的门多萨省发现的,其中包含的化石数量非常少,大部分都是骨骼碎片,因此最终经过研究,科学家无法获取到更多的资料,只知道它的体型庞大,除了通过它的化石尺寸来看,还有通过它的跖骨也能看出来,跖骨非常紧凑意味着它能够承受超乎常人的重量。

纳摩盖吐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最多可达21米,属于超巨型恐龙的一种,因为出土的四颗钉子状牙齿而被命名,第一批化石发现于蒙古国,因此也叫做蒙古纳摩盖吐龙。

纳摩盖吐龙的体型

南巨龙:南美超巨型恐龙(超过30米长/尾巴灵活)

纳摩盖吐龙和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一样,都有着非常长的尾巴和脖子,因此它的体长也达到了惊人的21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44位,也就是相当于站起来有现代5-6层楼房高,与南方梁龙、东北巨龙以及沉重龙等都有着一样的体型。

纳摩盖吐龙的化石发现

南巨龙:南美超巨型恐龙(超过30米长/尾巴灵活)

纳摩盖吐龙的最早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的戈壁上发现的,因为发掘地是纳摩盖吐盆地所以以此进行了命名,其中仅出土了一个颅骨化石,可以看出纳摩盖吐龙和其他蜥脚类恐龙的脑袋相同,脑袋非常的长且斜,不过相比身体更小,并且它还带有钉子状的牙齿,方便啃食树叶。

南巨龙:南美超巨型恐龙(超过30米长/尾巴灵活)

纳摩盖吐龙最初是由一位叫做Nowinski的人在1971年发现的,种名叫做蒙古纳摩盖吐龙,而另一种耙齿纳摩盖吐龙则是在1977年才被中国著名恐龙专家董枝明进行了描述,不过最终还是暂时被放入疑名恐龙的行列。在2011年的时候,古生物学家通过对比纳摩盖吐龙和现代翼类的巩膜环,得出了纳摩盖吐龙很可能是不按昼夜作息的动物,基本上任何时候都非常活跃,只需要非常短的休息时间。

蒙古国发现的恐龙

南巨龙:南美超巨型恐龙(超过30米长/尾巴灵活)

蒙古国一共发现了至少71种恐龙,其中体型最大的就是非凡龙,体长可达23米,因此纳摩盖吐龙是仅次于它的蒙古第二大恐龙,而最小的则是小驰龙,体长只有29厘米而已。如果是按照生存年代来看,那么纳摩盖吐龙则是出现比较晚的恐龙。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南巨龙:南美超巨型恐龙(超过30米长/尾巴灵活)》感兴趣,还可以看看《山西发现5000年前考古遗址 对探索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难怪中国男篮惨败菲律宾,球迷捅出输球内幕,乔帅被耍的团团转

下一篇:翼龙为什么不属于恐龙?进化过程和生物定义都不同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