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崽岭,位于湖南省道县县城西南方向30多公里处的田广洞村旁。
数年前,一位叫陈高月的老人在返家时路过了一个小山丘,当时天色已晚月色中的小山丘,雾气弥漫,有几分阴森可怖,老人不由地加快了脚步。走着走着,他突然听到不远处的山丘密林中传来了窃窃私语的声音。可是这里方圆几里,都很荒芜,怎么会有人在深夜时到这里来讲话?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陈高月躲了起来,偷偷观望。他看见密林深处,影影绰绰,似乎有在人走动。就在这时,天空雷声大作,下起了一场倾盆大雨,接着,山丘旁原本平静的小池塘,突然开始“咕嘟咕嘟”地冒泡了,就像有人在水底呼吸。
老人被吓坏了,一动不敢动,直到天色微亮,才匆匆跑回村里。很快,他的遭遇就在村里传开了。
那片小山丘,位于田广洞村的南边,一片池塘的旁边。后来,有户外探险者慕名前往时,在小山丘的密林深处,发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头,每一块石头上都刻着一张张人脸,表情怪异,在暮色中有些狰狞。
据附近村民说,这些石头叫做“鬼崽”,而隐藏着这些“鬼崽”的小山丘就被叫做“鬼崽岭”。长久以来,都被村民视为禁地,只有在正午时分才能靠近。
在村民们看来,这些“鬼崽”就是阴兵过界,在一天当中的酉时,也就是傍晚的5点到7点之间,这些石像会化成阴兵,穿越其中;到了卯时,也就是凌晨5点到7点之间,又会化为石像。
这些石像,高的近一米,矮的二三十厘米,其中有的石像面貌、服饰清晰可见,其穿着是古代服饰。手拿朝笏的是文官,而更多的石像是手持利剑、身穿甲胄的武官,还有部分石像已经面目模糊,甚至四分五裂。
究竟是谁雕刻了这些石像?目的又是什么呢?
离鬼崽岭不远,还有一处迎圣祠,据传曾存放过舜帝的灵柩。后被大火烧毁,但在残垣断壁上,依然可以看见为舜帝送葬的场景。上古时期,舜帝是中原大地最强大的盟主。据传,舜帝最后就葬在了鬼崽岭这一带,《史记》中有记载:“舜帝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而据考证,“江南九嶷”就包括道县在内的湖南省南部广大区域,因此,村民认为,“鬼崽”就是为舜帝守灵的阴兵。
据《道县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一位贡生也写道:“有奇石土中出,俱类人形,高者不满三尺,小者若在数寸,千形万状,不可胜纪,或曰,此阴兵也……相传能祀,福人生死……”
但专家更倾向于石像是民间祭祀或其他宗教仪式中,类似傩戏类的道具,作用就是祈福消灾。
道县,位于湖南省南部,属于永州市,是一座古城重镇,也分布着包括苗族、瑶族、壮族、彝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不仅如此,道县还是湖南、广西、广东的结合部,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湘”之称。除此之外,从地质的角度来说,道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通常情况下,喀斯特地貌中的峰林峰坡度较陡,很难堆积土壤层,但“鬼崽岭”不仅坡度缓,上面还堆积了厚厚的土壤层,植被茂密,很像一个祭祀场所。所以,这些石像极有可能就是少数民族或者是受少数民族影响的古人,举行祭祀或祈福等宗教仪式时使用的道具。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些“鬼崽”石像是不同年代的产物。
因为,雕刻石像的岩石绝大部分是石灰岩,极少数为砂岩,而道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当地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因此雕刻“鬼崽”的石灰岩,应该是就地取材。但同样材质雕刻的石像,有的面目模糊,有的却依旧栩栩如生,由此可以根据风化和溶蚀程度得出判断。
其次,是“鬼崽”石像的雕塑风格,这些石像的累积已经达到了千年,最初的石像应该是从汉代开始,然后每一年都有石像被放置到山上,有些人石像的服饰有着唐朝后期的风格。
鬼崽的由来最初应该是为了祈福祭祀而用,鬼崽岭更像是一个大的祭坛,只是随着时代变迁,种族也变化多次,后来者对祖先习俗已渐渐模糊,雕刻石像,祭祀神探,也就此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也正是因为人们都是随手掩埋,也不对外人声张,这就导致极少有人知道,因此地方上也就全无文字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