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石器技术与人群流动和文化互动 —— MIS3阶段嵩山东麓及华北石片石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18:32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标

  石片石器作为华北地区长期流行的石器技术传统,在中国旧石器时代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技术内涵、发展脉络也一直备受关注。由于这一技术剥片中未见预制石核行为,并通常以片状毛坯来制作和修理各类小型工具,故常被学者归入“模式一”的技术体系中。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若简单套用模式说来解读石片石器技术,则会带来对其技术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低估。近20年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在郑州地区开展了大量的旧石器调查和发掘工作,建立了嵩山东麓地区MIS3阶段(59.4-27.8ka BP)至全新世早期的文化序列,其中MIS3阶段的新发现,为讨论这一时期石片石器的技术特征和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石器技术与人群流动和文化互动 —— MIS3阶段嵩山东麓及华北石片石器研究

MIS3 阶段嵩山东麓相关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同时,MIS3阶段是现代人在华北地区出现和扩散的重要时间节点。结合古人类学和遗传学的最新成果,考古学家以石制品及装饰品等材料为基础,试图复原现代人出现和扩散至世界各地的时间节点和路线。然而,在现代人出现于中国的华北地区之时,这一地区的石器技术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仍然继续使用早一阶段所流行的石片石器技术。这也暗示了至少在中国华北地区,石器技术并不能作为区分不同体质特征的古人类的有效指标,在本论文中,认为石器技术既受到环境(包括气候、原料等)制约,但同样作为一种知识可以通过学习和交流而获得,故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狩猎采集群体间的文化认同或选择。因此,将石片石器技术作为文化上的含义去理解其在华北地区MIS3阶段人类演化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则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这样的学术背景,本论文设定以下研究目标:首先,解读MIS3阶段嵩山东麓石片石器的技术特征,并探讨其来源与发展;其次,扩大研究的时空窗口,进而揭示华北地区MIS3阶段石片石器的时空分布、技术特征和文化发展轨迹;最后,在MIS3阶段气候震荡的背景下,探讨这一时期华北石片石器技术与周围不同石器技术体系之间的文化互动与交流。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论文立足于嵩山东麓近年来发掘所获得的处于MIS3阶段的新材料,其中直接观测的石制品来自织机洞遗址(50-46ka BP)与老奶奶庙遗址(~45ka cal BP),其他遗址包括方家沟(~40ka BP)、赵庄遗址(37.9-32.5ka cal BP)、黄帝口遗址(34.8-33.3ka cal BP)则主要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

  针对本文的学术目标,设计了如下研究方法:第一,通过技术-类型学进行石制品分析,这一思路与“操作链”分析不同的是,前者并不涉及石器制作、使用与废弃的全部过程,而是更加侧重于对石核剥片和工具修理这两个环节的技术观察,并结合原料、环境等因素来尝试理解石器技术形成的原因;第二,通过打制实验来获得对石器加工的体验和认识,以此作为理解古人类石器技术的途径,在具体操作上,结合前人原料调查的成果,采集可能为MIS3阶段嵩山东麓古人类用以制作石器的原料来开展剥片实验,针对原料的性质开展不同的实验策略;第三,以石器技术为基础,并结合定量统计,由点及面,根据华北地区已有材料来进行技术与文化上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MIS3阶段不同技术体系下狩猎采集人群之间的交流与文化互动。

  结 论

  织机洞遗址与老奶奶庙遗址石器技术特征

  织机洞遗址与老奶奶庙遗址皆属于石片石器技术传统,具有明显的共性,但同样也有一定的区别。织机洞遗址以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式,偶见砸击技术的应用,锤击剥片采取非定型石核剥片策略为主,并辅以双面盘状石核剥片;工具类型以各类刮削器、锯齿刃器、凹缺器、尖状器为主;部分工具十分注重对执握部位的修理,如存在一定数量的琢背刀和修理执握单元工具;少量刮削器和锯齿刃器在长轴方向的一侧被有意截断并进行修理;尖状器和钻具中,少量标本的底部有修理痕迹。老奶奶庙遗址同样以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式,砸击法有少量应用且仅针对石英原料,锤击剥片以非定型石核剥片策略占绝对优势,双面盘状石核剥片策略应用极少;工具类型以各类刮削器、锯齿刃器、凹缺器、尖状器和钻具为主;对工具执握部位的修理现象较为罕见,未见琢背刀,仅2件标本可观察到对执握单元的修理,同样未见截断修理现象;尖状器中仍有一部分标本可见对底部的修理行为。

  MIS3阶段嵩山东麓石片石器技术的发展与来源

  通过对嵩山东麓近年来系统发掘的几处遗址的石器技术进行比较,认为在MIS3阶段,嵩山东麓的石片石器技术经历了前后相接的两个发展阶段。前一阶段以织机洞遗址为代表,其年代为50-46ka BP;后一阶段以老奶奶庙遗址、方家沟遗址、赵庄遗址、黄帝口遗址为代表,其年代为45-32.5ka BP。这两个阶段在石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总体表现出同一文化的内部发展。同时,通过将织机洞遗址与中国境内年代更早的遗址进行比较后,认为嵩山东麓的技术主要继承了本地区MIS5阶段的灵井遗址,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区域传承。

  MIS3阶段人群流动与文化互动—以华北石片石器为核心的讨论

  通过对华北地区目前经历系统发掘和具有可信年代数据的相关材料的梳理后,将MIS3阶段华北石片石器的技术发展轨迹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灵井-织机洞工业类型,但在MIS3阶段仅织机洞遗址一处,年代为50-46ka BP,属于区域性文化现象;第二阶段为嵩山东麓工业类型,在华北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年代为47-30ka BP,但应可再进行细分;第三阶段为过渡阶段工业类型,其年代约在32.7-27.2ka BP之间,且大多数遗址处于31.0-27.2ka BP之间,年代与前一阶段有一定的重叠,体现了各地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此基础上,继而讨论不同阶段内部人群、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其结论如下:

  在与织机洞-嵩山东麓工业类型同时期,中国境内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区域性文化传统,不同文化传统下石器工业的共存表明了这一阶段狩猎采集人群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及不包括西藏在内的广大南方地区,这一阶段虽然保持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但总体上仍属于石核-石片技术体系,且简单磨制的骨角器也表明了石核-石片技术体系内部人群之间的文化认同。在中国西北和北方边疆地带、华北西部以及西藏地区,在一阶段出现了莫斯特文化、旧石器晚期初段和早段文化,表明了来自欧亚大陆草原带石器技术和人群的南向扩散,不过,由于华北地区核心地带石片石器的强势,外来技术并未扩散至华北核心地区,但石片石器中,也同样出现零星的外来文化因素,暗示其与北方人群和文化间的有限交流。随着延续时间长达3000年的GS5冷期到来,华北地区的石片石器进入过渡阶段工业类型,这一技术体系体现了本地技术与外来石叶技术融合的特征,可能与GS5和H3事件导致高纬度地区人群和技术的南向扩散有关,在这次扩散浪潮的影响下,华北石片石器人群吸收了高纬度地区石叶技术人群中的某些文化因素,从而形成了新的石器工业。随着MIS3阶段的结束,全球气候进入更为寒冷的MIS2阶段,这加速了高纬度地区人群的大规模、快速南向迁移,并导致了华北石器技术的根本性变化,最终石叶、细石叶工业技术抵达华北南部的嵩山东麓一带。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石器技术与人群流动和文化互动 —— MIS3阶段嵩山东麓及华北石片石器研究》感兴趣,还可以看看《白鹤滩水电站库区考古成果公布:金沙江中下游约4000年前就有人居住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古基因组研究揭示中国南方与东南亚人群旧石器时期的遗传联系——新发现万年前的未知现代人群M71d亚支系

下一篇:家鸡何处来?——家鸡起源问题又有新进展,或始于东南亚和中国西南部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