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对话”网站3月7日发表文章称,面对新冠病毒,人们不应该恐慌,并列举了十个原因。文章摘编如下:
不管我们是否把新冠病毒归为大流行病,它都是一个严重问题。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它已经传遍几大洲。大流行病意味着疾病同时在三个以上地理区域持续传播。大流行病不是指病毒的致命性,而是指它的传播性和地理范围。
我们肯定普遍感到恐惧。全球媒体都紧盯冠状病毒。人们对最糟糕的情况存在深深的担忧并进行总体规划,这是对的。当然,其影响从全球卫生领域进入商业和政治领域。
但我们也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不能说新冠肺炎能带来好消息,但我们有理由感到乐观,也有理由认为或许有办法控制和击败这种病毒。我们还要为未来吸取教训。
1.我们知道它是什么
首批艾滋病病例是1981年6月报道的,隔了两年多才识别出导致艾滋病的病毒(HIV)。对于新冠病毒,中国在2019年12月31日报告首批重症肺炎病例,到今年1月7日已经识别出这种病毒,在第10天就获得了病毒基因组。我们已经知道这是来自2B组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属于同一家族。这种疾病被称为新冠肺炎(COVID-19)。研究人员认为它与蝙蝠的冠状病毒有关。遗传分析结果证实,该病毒最近起源于自然(在去年11月底至12月初之间)。
2.我们知道如何检测新冠病毒
自1月13日以来,已有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
3.中国的情况正在好转
中国实施的强有力控制和隔离措施正在取得成效。几个星期以来,每天确诊病例数都在减少。其他国家正在进行非常详细的流行病学随访;疫情只在特定地区暴发,因此更容易得到控制。
4.80%病例为轻症
这种疾病有81%的病例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当然,其余14%可能引发严重肺炎,5%可能变得危重甚至致命。目前还不清楚死亡率是多少,但可能低于迄今为止的一些估计。
5.患者治愈
报告的大部分数据是关于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但大多数感染者都治愈了。治愈病例是死亡病例的13倍,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增加。
6.儿童症状轻微
只有3%的病例发生在20岁以下的人群中,40岁以下患者的死亡率只有0.2%。儿童的症状非常轻微,甚至可能不会引起注意。
7.病毒可以被杀灭
乙醇(浓度62%至71%的酒精)、过氧化氢(浓度0.5%)或次氯酸钠(浓度0.1%的漂白剂)等溶液只用一分钟就能有效杀灭物体表面的病毒。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是避免传染的最有效方法。
8.全球科学界都在应对
这是一个国际科学合作的时代。仅仅过了一个多月,PubMed文献数据库就能检索到164篇COVID-19和SARS-CoV-2的相关文章,在未审阅文献数据库中还有很多。这些是关于疫苗、治疗方法、流行病学、遗传学和种系发生、诊断、临床等方面的初步研究成果。这些文章由世界各地的大约700名作者撰写。这是合作的科学,共享的科学,开放的科学。2003年暴发非典疫情时,研究人员花了一年多时间撰写的论文数量还不到此次的一半。此外,大多数科学期刊上的冠状病毒论文都是开放获取的。
9.已经有原型疫苗
我们设计新疫苗的能力是惊人的。目前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的项目已经超过8个。还有一些团队致力于针对类似病毒的疫苗研发项目。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疫苗研发团队宣布,已经在利用一种名为“分子钳”的新技术研发原型疫苗。这只是能让疫苗在创纪录的时间里生产出来的一个例子。原型疫苗可能很快就会进行人体试验。
10.抗病毒药物试验正在进行
疫苗是预防性的。当下重要的是治疗已经患病的人。目前已有80多项分析冠状病毒治疗方法的临床试验。这些抗病毒药物已经用于治疗其他传染病,并获得批准,我们知道它们是安全的。
其中一种进行过人体试验的药物是瑞德西韦。这种仍在研究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已试用于治疗埃博拉、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
另一种候选药物是氯喹,这种抗疟药也表现出强大的抗病毒活性。已知氯喹通过提高内吞体的酸碱度、进而抑制病毒进入细胞来阻断病毒感染。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化合物可以在生物体外阻断新冠病毒,已经用于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提出的其他试验包括基于使用奥司他韦(用于对付流感病毒)、干扰素1B(具有抗病毒功能的蛋白质)、痊愈者的抗血清和单克隆抗体来中和病毒。已提出的新疗法还有使用通过人工智能选择的抑制性物质,比如巴里西替尼。
1918年流感大流行在不到25周内造成超过2500万人死亡。现在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情吗?很可能不会;要抗击一场大流行病,我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准备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