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中最强的一次诡辩就是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简单来说就是白马”不等同于“马”,按照公孙龙的逻辑就是如果白马就等于马,那么黄马,黑马等其他颜色的马难道就不是马了吗,但白马非马其实是片面的,是割裂了事物来看问题,属于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下面跟着探秘志一起来看看吧!
白马非马的通俗意思
白马非马简单来说就是“白马”不等同于“马”,因为“马”是指动物名称,而“白马”是按马的颜色分的,按照公孙龙的逻辑就是如果白马就等于马,那么黄马,黑马等其他颜色的马难道就不是马了吗?所以得出结论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因此白马非马,也就是白马不是马。这就和等腰三角形悖论有点像,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你肯定要说为什么争论这么无聊的问题,其实是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相传赵国流行起了烈性的马匹传染病,秦国为了防止传染,就在函谷关口贴出告示,禁止马匹入内,但是正好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了此地。
于是就和关口的官吏辩论了起来,白马非马的言论把官吏绕的头都晕了,只能无奈的放过公孙龙,让他进关,于是公孙龙的《白马论》便名噪一时。
白马非马是诡辩吗?
白马非马其实是割裂了事物来看问题,把共性和个性弄混了,白马和马的内涵不同,准确的说它们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所以公孙龙的说法是将白马和马的共性与个性割裂开来看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很多逻辑问题就像钱包悖论一样,在很多方面都是说不通的。
“马”和“白马”是有区别的,“马”包括了黄马,黑马,白马等,这是白马和其他马的共性,公孙龙在这方面还是很正确的,而在后面的理论中形态不等同于颜色,所以白马非马,就犯了割裂看待事物的毛病,采用了字面意思上的歧义,才让逻辑看似畅通。
类似白马非马的故事:离坚白
有人曾用白色的石头来举例,比如一个人说这个白色石头很坚硬,而另一个人则假设你没有摸这个石头就知道它坚硬,或者你是瞎子时,看不到这块坚硬的石头是白色,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白色的坚硬石头,只有白石头和硬石头。
这个故事也像白马非马一样,犯了错误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割裂了白石头和白色坚硬石头之间的包含关系,才会产生类似的诡辩。这也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在生活中不能只抓住事物的一个方面,割裂的看待事物之间的联系,要全面的看问题。
第十名现象是指班里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是班上处于中游水平的学生,大部分在第十名左右,而不是尖子生第一二名的学生,因为他们既没有尖子生输不起的担心,也没有差生的自卑心理,据说是一名教了20年书的杭州教师,通过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做调查才发现的,下面就跟着探秘志小编来看看吧!
第十名现象是什么?
之前就有提到初二现象会引起孩子的叛逆,而今天提到的第十名现象则是说一个班里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是班上处于中游水平的学生,大部分在第十名左右,而不是尖子生第一二名的学生,因为他们既没有尖子生输不起的担心,也没有差生的自卑心理,第十名现象据说是杭州的一名小学老师发现的。
这位杭州小学老师教了将近20年的书,可谓是经验丰富,曾经专门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做了调查,从第十名开始,到二十名前后的学生,个个都能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表现的出色,反而是前三名长大后便淡出了优秀行业,在生活中屡屡受挫,而第十名现象就是这样得出的。
第十名现象说明了什么?
其实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由于现代学校的教育方式,目前老师和家长的关注点全部都停留在孩子的成绩上,但是出了社会,要看的除了专业上的技能,还有个人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其他知识面的发展。
但是要想成为班上的前三名,必定是要付出全部的时间投身在学习上的,而第十名这种处于中游水平的孩子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课外技能,培养自己的个人交际水平等,所以在进入社会后,比起尖子生反而更加吃香。
而且那些成绩处于中游水平的孩子,不是没有考到第一名的潜力,而是将精力放在其他地方,这样其实更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用为了保住前三名,而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失败,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落差,很多问题青年就是心理问题导致的。
第十名现象的启示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取决于成绩的高低,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曾经智力分为成功智力和惰性智力,惰性智力就是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成功智力就是实现人生目标时的智力,我们就是要教会孩子平衡这两种智力,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学业智力的发展,而忽略人际交往,艺术创作等其他方面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