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
现代社会上,大家普遍都接受了义务教育,倘若突然出现一个文盲,必然会受到大家的侧目。尽管中国的扫盲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是在偏远地区仍然有一些人,并没有将送孩子上学的概念,所以导致在某些地方仍然存在没上过学的孩子。在今天的社会上,如果说文盲受到大家的侧目,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的话,那么在中国的古代社会,文盲简直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且在中国的朝代中也有这样一个皇帝,是一位地道的文盲,按理说出生于这样的皇室家庭,理应会受到优良的教育,但是这位皇帝是四书五经没学,反倒学了一手工匠活。
这个皇帝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朱由校,在民间,他还有另外一个称呼,那就是木匠皇帝。朱由校的父亲在明朝历史上并不著名,但他的爷爷在明朝历史上非常的著名,他的爷爷就是万历皇帝。万历并不喜欢朱由校的父亲,而且朱由校的父亲在做太子的时候非常的昏庸无道,要知道皇室之中的勾心斗角非常的残酷,而当时朱由校的父亲在这险恶的宫廷中就差点死掉。所以为了逃避现状,朱由校的父亲经常沉溺于酒色之中,疏忽了对朱由校的教育。这也导致了朱由校都已经将近十岁了,都还没去过学堂,接受四书五经的教育,更别说身为皇室之人必学的权谋之术了。
就是这样放养式的成长,让朱由校每天和那些太监宫女们玩在一起,在宫中游荡。当时正值乾清宫,坤宁宫等宫殿进行休整,再加上朝廷每年都会进行宫殿的修缮,一时之间宫殿里出现了许多木匠,而四处游荡的朱由校慢慢的对木匠活产生了兴趣,日积月累之下,竟然学得了一手木匠的手艺。当万历皇帝驾崩之后,朱由校的父亲即位了,然而皇位还没坐稳一个月,便暴毙而亡。当时的朱由校就在仓促之下登上了皇位,不管朱由校在当时想的是什么,但是这位堪比文盲的皇子,终究成了九五至尊。即便朱由校登上了皇位,但他还是沉迷于自己的木匠制作中,不理政事,再加上没有文化,所以朱由校发布的诏令都由别人先写个草稿。但是朱由校又不想成为一个傀儡皇帝,所以经常在别人的草稿上多次修改,最后发出的诏令,往往令人看的啼笑皆非。
朱由校在位期间也是极其的昏庸无道,因为沉迷于木匠事业之中,不理朝政,重用了自己的乳母和大太监魏忠贤,就是历史上那个让人唾骂不已的大宦官。朱由校被魏忠贤引诱,长期沉迷于玩乐之中,即便大臣禀奏或者是大事发生,需要由朱由校定主意,但是朱由校也无暇顾及这些他所认为的琐碎之事。慢慢地,魏忠贤便摸出了规律,也就在朱由校做木匠做的正高兴的时候,向他禀告大事,因为这个时候朱由校无暇顾及其他的事情,便让魏忠贤等人去处理,这就导致魏忠贤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后来在一次游湖中,朱由校不幸落水,最终因服用仙药而身亡,死的时候才23岁,正是一个人的大好年华,就这样永远的定格了。看朱由校执掌政权的这一时期,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最为混乱的一个时期,朱由校的这种不作为,逐渐的将大明江山引向了深渊,也因为他的种种事迹被后世唾骂了百年之久。
看中国的历史上对朱由校的评价,大多都是负面的,因为朱由校在位期间,百姓苦不堪言,他没有任用贤臣,反而重用那些奸诈小人,苛政杂税非常之多,使得当时的社会矛盾也不断地加剧,政治上极其的黑暗,而且朱由校作为皇帝,大字不识,不仅不虚心学习,反而放任小人祸乱朝政。当然,这也是封建时代的一种弊端,因为皇帝就是天,没有人敢反驳皇帝,尽管在当时还爆发了内战和起义,最后皆以失败而告终。此后朱由校驾崩,由他的弟弟朱由俭即位。
总结
倘若朱由校没有生活在帝王之家,或许他能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工匠,毕竟在历史上,朱由校设计制作的东西,非常的先进,比方说历史上的喷泉以及折叠床等都是由朱由校设计制作,可见他的想象力之丰富,动手能力之强大。当然,过去的历史已经成为定局,谁也不能去改写什么?朱由校,出生在帝王之家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只不过朱由校的性格优柔寡断,也确实并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
参考资料:《明史》
如何评价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人送外号“木匠皇帝”,在位七年宠信宦官魏忠贤,致使魏忠贤权倾朝野,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事件迫害忠良,弄得明朝官场乌烟瘴气。1627年,年仅23岁朱由校落水生病后服用“仙药”身亡,留给弟弟崇祯皇帝朱由检一个破败的江山。实际上朱由校就是个可怜人,因为家庭原因成了“文盲”,却被放到了皇帝的宝座上,只能说命运弄人。明熹宗朱由校是个好哥哥、好木匠,就不是个好皇帝。
朱由校别看出身皇家,实际上小时候活的一点都不好。朱由校的父亲是明光宗朱常洛,爷爷是明神宗朱翊钧,而提到明光宗和明神宗就不得不谈到影响明朝历史的“国本之争”。明神宗朱翊钧意外的和宫女王氏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后来又和宠爱的郑贵妃生了个儿子朱常洵。明神宗一直不喜欢朱常洛,想要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当太子,但是这一想法违反了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遭到群臣反对,再加上明神宗的母亲李太后也反对废长立幼,明神宗朱翊钧不得不低头认输,在争吵了十五年之久后,才于1601年让已经20岁的长子朱常洛当太子。
明神宗虽然让朱常洛成了太子,但是心里并不舒服,一直冷遇朱常洛,就连宫中的太监都歧视朱常洛,朱常洛生活的境遇可见一斑。朱常洛活的不咋地,作为朱常洛儿子的朱由校自然受到牵连,“国本之争”后明神宗朱翊钧无心朝政,自然也不会关心孙子的教育问题,而皇帝不给皇孙安排老师,其他人自然也不敢私下教导朱由校,这就使得朱由校成了皇家子弟中少见的“文盲”。偏偏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登基仅一个月就死了,没受过任何正规皇家教育的朱由校,就赶鸭子上架被群臣抬上了皇帝的宝座。
朱由校16岁即位,他面对的是很尴尬的局面。东林党因为在“国本之争”以及明光宗朱常洛登基的过程中出了大力,因此明光宗继位后大肆提拔东林党人。等到明熹宗朱由校上台的时候,东林党人掌控内阁、都察院及六部,朝政大权、监察之权、选人用人的权力都掌握在东林党手里,你说朱由校这位皇帝手中还有什么?朱由校生在皇家,从小就见识和经历过“国本之争”、“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政治斗争,让他真的相信东林党人这些外臣的忠诚几乎不太可能。
但朱由校是个“文盲”,根本看不懂奏折上写的是什么,全靠身边人读给他听;另外朱由校也不懂得应该如何处理纷繁复杂的国家大事,只能依靠别人帮助,外臣他还不敢信,那就只能启用从小在他身边、利益与他一致的魏忠贤等宦官了。太监也会有私心、谋私利,但因为太监的权势富贵只能依附在皇帝身上,因此太监会很好的维护皇帝的利益,最重要的是太监不会谋朝篡位,这也是很多皇帝重用太监的原因。
明熹宗朱由校虽然在魏忠贤等人的忽悠下办了不少糊涂事,但不能说朱由校是个糊涂人,比如朱由校最喜爱的木工活,朱由校堪称能工巧匠。早年间的床非常笨重,十几个人才能抬动,朱由校自己设计制造出了轻巧美观的折叠床;朱由校制作的花园模型,里面的人能走路,鸟可以唱歌,就是个古代版八音盒;朱由校还造过一个乾清宫微缩景观,宫殿内的细节非常精致,巧夺天工,这些都说明朱由校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
另外别看魏忠贤权倾朝野,任意杀戮大臣,但是他最想害的两个人皇后张氏和信王朱由检,却一直没有害成功,就是因为明熹宗朱由校一直护着这两个人。虽然朱由校自己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他非常关心弟弟朱由检的教育问题,登基后找了很多贤才教育朱由检,这才使得朱由检在朱由校死后能顺利接过江山,可见朱由校是个明白人。
朱由校16岁登基,23岁去世,既没有能力,也没有那种担当去挽救风雨飘摇中的大明江山,只能沉迷于木匠活中自娱自乐。朱由校一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出生于皇家,受到爷爷和爸爸斗争的牵连没受到正规的教育,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接受了江山社稷,让不合适的人坐在不合适的位置上,可能是封建皇权社会经常会遇到的悲剧吧!
被黑得体无完肤的天启帝王真的是昏君吗?
天启皇帝朱由校作为明朝被黑的最惨的皇帝,他和自己的奶妈客氏有着理不清的关系;重用太监魏忠贤;不务正业,最喜欢的就是木匠活;迫害试图改革的东林党人。这些都成了他的黑料,我认为他真的算不上昏君,他并没有人们说的那么毫无可取之处。
朱由校16岁就被迫上岗当了皇帝,由于其父亲忽视了对他的教育,又匆匆上岗,导致他还没有机会出阁读书。出阁读书就是接受大臣亲自指导读书,因此传着传着朱由校就成了文盲。其实他也是读过书的,放到现在来说就是学历没有那么高,不至于是文盲。他是识字的,也是御笔亲改,只不过是这些太监在身边闲言碎语影响了他。加上他真正喜欢的是木匠活,对朝政有所怠慢,这才上宦官有了可乘之机。
还有一种说法是魏忠贤控制了皇帝,让魏忠贤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当时袁崇焕上书说想要在关外屯田为了对抗后金,但。是朱由校思路清晰没有直接同意,而是给出批复,提出一些问题。如何才能平衡好种田和打仗的关系;如何能够让农民在空闲时练兵;如何让军民和谐共处;如何保证粮食能够收上来,等一系列专业问题。从这里能够看出来,他不是一味受魏忠贤控制的笨蛋,只不过心思没有放在正事上。而在对待东林党的问题上,朱由校放纵魏忠贤打击东林党人是为了平衡朝中势力。东林党作为掌控朝政的文官集团,势力很大,皇帝说的话不管用了,朱由校不喜文官对他的控制,因此他对魏忠贤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不过后期的走向已经不受朱由校的控制了。
朱由校重用袁可立对后金造成了重创。他对待澳门的问题上态度坚定,与荷兰殖民者两次交战并取得胜利。朱由校不是一个好皇帝,但确是一个好木匠,他研究出了折叠床,喷泉。只能说作为皇帝他是不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