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德国防部印发的大幅海报
这幅宣传画的主题是赞颂苏联太空计划
据青年参考(编译 陈荣生):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东德政权存在时间不长,但它留下的种种遗物,还是为后人提供了回望冷战年代的媒介,得以对东德乃至苏东阵营的内外政策、意识形态乃至人民生活品头论足。
冷战曾主宰世界40年之久。东西德处在对抗最前线,具体象征则是柏林墙——它将朋友、爱人和家人隔开。为纪念柏林墙倒塌25周年,近来有不少值得收藏的作品涌现。
历史学者大卫·希瑟对地处柏林的德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大量资料进行了专门研究,从中挑选120多幅宣传画,重现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仅仅41年的短暂历史。这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传画:东德宣传的艺术》(DDR Posters: The Art of East German Propaganda)分5部分,分别对应该国的5个10年。
从立国开始,东德的宣传画便充分显示出影响其公民思想的目的。政权的建立(“一个目标,一条道路,团结”)和巩固(“建设如此之快,让任何谎言站不住脚”)、柏林墙的诞生、太空竞赛、直至“铁幕”的最终瓦解,全都在这些宣传画中得到了呈现。
希瑟提醒读者,此类宣传画的鼎盛期无疑是20世纪50年代,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它们逐步被新型媒体取代——主要是电视和电台——而更多地成为一种艺术遗产。时隔多年,这些海报依然生动感人,遗憾的是,书中没有给不熟悉德国的人提供更多解说。
相比之下,《柏林墙外: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艺术和艺术品》(Beyond the Wall: Art and Artifacts From the GDR)一书更加野心勃勃。这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从“拐点博物馆”中挑选了2500件作品,令人甚感诧异的是,这座博物馆位于洛杉矶,其馆名便暗示着东欧诸国在告别共产主义之后所经历的复杂转型。
该书由拐点博物馆创始人查士丁尼·贾姆波尔编篡,提供了一部图片化的编年史,通过各色物件,全方位再现了东德人的日常生活。全书分8章,涵盖的重大主题包括:家庭、饮食、设计与时尚、娱乐与休闲、旅游与交通、就业与教育、政治生活、以及打破旧习与反传统文化。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传画》相同,书中细心地附上了德文对照。
存在的大部分时间内,东德政府的座右铭是“学习苏联就是学习胜利”。不难想见,书中收纳的对象,包括日用品、服装、政治人物肖像、照片、宣传画、电影、画作和体育奖品,全都深受苏式审美和意识形态影响。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东德深信自身在莫斯科引领的技术革命中站在了顶峰位置,这在太空竞赛上尤为明显,毕竟,彼时的太空已成为冷战的新战场,于是,东德上下自然而然地为尤里·加加林的首次太空飞行如痴如醉。
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与其他东欧国家的团结乃至军事实力,都能通过具体物件得以反映,一如对美国乃至资本主义的抨击。事实上,《柏林墙外》所展示的宣传品和希瑟收录的宣传画,都是一场更为广阔的、争夺民心的冷战的一部分。这场战役始于20世纪50年代,旨在强调东德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正受到邻居西德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侵略。所以,作为对西方侵略的“回应”,建造柏林墙似乎也成了合乎情理的。
就拐点博物馆的展品本身,它们既有奢侈的也有粗俗的,既有丑陋的也有美丽的,既有手工制作的也有批量生产的,既有个人的也有官方的,既有平庸的也有幽默的。重要的是,它们代表的并非一个消亡的社会的残渣,而是含有或溶入了历史信息的文化遗产。它们包含了东德人日常的关注、习惯和活动。贾姆波尔认为,社会主义梦想的象征——徽章、宣传画、旗帜、艺术品和纪念品——早已是东德人生活的一部分,并不等同于对该国政权的认同。
柏林墙于1989年11月9日被推倒之后,苏联和东德历任领导人(如勃列日涅夫和埃里希·昂纳克)的肖像,几乎在一夜间从冷战时代的政治偶像转化为嘲笑或讽刺的对象,甚至被摆摊出售。然而,当两个德国于1990年合为一体后,很多原东德人突然意识到,从前的社会安全网和安心感,无可挽回地被一种遭到更强大伙伴吞并的羞辱所取代了。
就如何对待“过去”这个问题上,物质文化将继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未来的对东德、东欧乃至冷战的辩论中也会做出贡献。如今,一批新书的到来,为这场辩论提供了实质性的贡献,对外界更深层次地理解德国动荡历史中的一段重要篇章,同样是无价的帮助。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