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姓氏,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演化,从原先一种单纯的民族遗传标志,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源流而活跃起来。有些姓氏不但稀奇古怪,而且往往还隐藏着某些有趣的传说,当然,有时带来一些尴尬也是在所难免的。
在我国,大多数姓氏都比较常见,但也有一些姓氏比较古怪,例如有表方向的“东西南北中”;有带数字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有类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也有类动物的,比如“狼、鸡、猴、狗、蛇……”,甚至还有含“贬义”的,比如“妾、骂、邪、嫖”等。更有甚者,经过某些姓氏爱好者的“评选”,高居榜首的五大古怪姓氏竟然是“死、难、黑、老、毒”!这五大怪姓乍听起来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不过这也构成了姓氏文化中一种比较有趣的现象。如果细考起来,这些古怪姓氏还大有来历呢!
死:据说这是中国倒数第二小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不过自古以来,都非常避讳此一“死”字,谁愿张嘴闭嘴“死来死去”的?可是,若已以此为姓,也就没办法了,无非令人产生不吉利的印象。
难:据说这是中国倒数第一小姓。这个“难”,读去声,据说“难”姓随鲜卑北迁,松花江当时也一度改称“难江”。几经辗转,难姓鲜卑族才涉足朝鲜半岛。现中国境内的“难”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座小村里,世代居住在此的男女老少,全都姓“难”。这很容易让外界联想到灾难、困难等不愉快的事情,但他们却照样活得逍遥自在。
黑:任何文化都崇尚光明正大,黑字往往给人不祥的预感。而这个字作为姓氏,却读作“贺”,只是落到纸上时,较为尴尬。
老:关于老姓的来源,有两种不同说法。一说是老姓是由“萨克达”这个满族姓更改汉姓而来,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萨克达”的满语就有“苍老”的意思。一说是广东佛山的四大土著姓氏之一,现在该市南海区西南的世老村,村民大多姓老。从一降生,就要被称为“老X”,即使不太情愿也得这么称呼,“老”字还要跟你一辈子。比如“老同志”、“老小姐”、“老姑娘”。有位名叫“老艳”的女士就深有感触。
这个姓给她带来了不少尴尬。以前在单位上班,大家见面都好称呼,唯独她不好称呼。老小姐?不好听。老姑娘?也不好听。干脆叫小老吧,听着总觉得别扭。后来,她在汉口顺道街做起了生意,当上了经理。“老经理”的称呼又来了。刚开始,她觉得自己的姓很特别,名字很好记,就印了大量的名片发给客户。还别说,这个奇怪的名字确实给她带来了不少回头客。可渐渐地麻烦就来了,不少人慕名打来电话,总不好开口。“没见过我的人,总以为我很老,害得我经常在电话里给人家解释。”后来,老艳决定将名片上的姓改成母亲的姓,叫夏艳。这才算消除了尴尬。
毒:这个姓氏据说来源于一个唐朝的故事。唐代有个宰相,名叫窦怀正,虽然权倾朝野,但这位窦丞相还预谋夺取江山,推翻李姓皇上,结果被皇上发现,叛乱没有成功。后来,气愤难平的皇上为了表示对窦丞相的惩罚,就据“窦”谐音,“赐”其及后代姓“毒”!这个姓,叫起来、听起来都非常吓人。谁愿意和“毒先生”、“毒太太”打交道呢?哪怕这些姓氏的人,再古道热肠,也让陌生人滋生几分畏惧。据说,台湾嘉义县太保市过沟里就有一户毒姓人家,其祖先是清朝的翻译官。几代单传后,如今,已繁衍出了男丁六人,大陆个别省分也有此姓分布。
上述这些姓氏都是自古有之,有“据”可考。还有些姓氏是“半路出家”,来历传奇。
比如有人姓“门”。关于门姓的起源,也有几种传说。一种传说,这个姓是分拆后得来的,以前姓闫,后来兄弟两个分家时,将闫字一分为二,一家姓门,一家姓三。还有一种传说,门家祖先以前姓蔺,后来因为祖上有人得罪了皇帝,“蔺”这个姓氏被皇帝“去头挖心”,剩下的就是个“门”字。当然,这些说法都难以证实。
有人姓“宓(音‘mì’)”。这个姓氏的人都是从江浙一带迁入的。据文史资料记载,宓姓出自上古的伏羲氏,在古代,宓字和伏字通用,伏姓也叫宓姓。伏羲,古代的时候作宓羲。有很长一段时间,有位叫“宓晓君”(化名)的小学老师,都要向学生如此这般纠正说:“我姓宓(蜜),不姓必”。其实最初念错音的不仅仅是学生,许多同事和熟人也常常叫她“必老师”或“小必”,因为这个姓氏实在太少见了、太容易读错了。但她现在不再纠正这一错误了——“总比被人叫作‘小蜜’好吧?”原来,生活中,不少人叫对了她的姓,听起来却像叫“小蜜”一样,反倒感觉不舒服。
有人姓“丑”。传说大约在北宋年间,浙江杭州一个姓苏的富家小姐喜欢上了一个姓黄的穷秀才,遭到了家庭的极力反对。为寻求自己的幸福,两人私奔了,逃到湖南安家。双方家庭认为二人有损门风,便不让他们的后代姓本姓。自古有“黄丑不分家”一说,于是黄秀才和苏小姐给后人改姓丑。不过,也有资料证实,丑姓由发源于春秋时期的钮姓演变而来。这个姓氏也有人闹过笑话。有个名叫“丑艳纯”(化名)的女生,从商业学院毕业上班,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她这个独特的姓氏让人很容易记住她,但也会带来尴尬。有一次,丑艳纯会见一个客户。客户问她贵姓,她说姓丑。客户有些生气地说:“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场合,请不要开玩笑!”丑艳纯哭笑不得,经过再三解释客户才消除误会。
有人姓“藕”。据说藕家本不姓藕,他们的一个祖先曾经在朝廷为官,后来因为得罪了皇帝,孤身逃走。在躲避追杀途中,这位先祖躲在一个池塘中,靠莲藕荷叶隐蔽自己。当时追兵迫近,他便心中暗自祈祷:“如果能够躲过这一劫,我就改姓“藕”!结果追兵真的没有发现他,从此姓氏谱中便多了一支独特的“藕”姓。
据说还有因“吃”而改姓的。陕西邠州永乐乡有个叱家村,村人多复姓“叱干”,这缘于一段历史故事。
据说战国末年,秦国少年宰相甘罗,遭朝中奸臣吕不韦陷害,身死家抄,全族遇难,唯有甘府一同姓老头逃脱。一日,这老头跑到一处荒郊野外,天色过午,他腹中饥饿难当,却又不敢四处寻吃的。一会儿,只觉头昏眼花,栽倒路旁。不知啥时候秦朝追他的一伙士兵来到跟前,把他推醒,问他姓啥。这时老头饿得连话也说不出,只是用手指着口,一付想吃的样子。追兵以为老头不姓甘,指着口,那意思是说姓“吃”就放过了他,老头儿后来流落到邠州永乐叱家村,娶妻生子,繁衍了一大家人。想当初,多亏一个“吃”字救了命,老头儿不忘旧恩,便将“甘”姓与“吃”姓结合起来,让后代都姓复姓“吃甘”,后来这“吃甘”就慢慢演变成今天的“叱干”了。
有人改姓是为了避难,但也有人改姓却是为了纪“荣”。据说管仲后人就有姓“拜”的。
那是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小白)和公子纠争夺齐国王位。管仲当时辅佐公子纠,但最后登上王位的是小白。齐桓公即位后,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齐国由此变成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管仲的一些后裔为了纪念祖上的这段荣耀,索性把“拜相”的“拜”作为自己的姓。拜姓的后人现主要分布于江苏等地。
中国的姓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脉,果真是源远流长,浩瀚多姿;而稀奇古怪的姓氏及趣闻又为其增光添彩,耐人寻味。
中国姓氏中最古怪和罕见的姓氏分别是什么,背后有什么趣闻?
中国有古话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这句话就体现了“根”对于华夏民族的重要性,所以中国人才会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的传统。华夏儿女之所以有根可寻,主要就源于延续和发展了几千年的姓氏文化。中国人的姓氏,不仅只是一个简单的社会成员称呼,它是用来维系家族和血缘关系最直接的纽带,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姓氏,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的姓氏成为民族大姓,有的姓氏只是昙花一现,有的姓氏稀奇古怪。那么关于中国人的姓氏,又有哪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独特情况呢?
中国姓氏的独特价值
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国人的姓氏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这取决于中国姓氏所带的独特价值。姓氏在西方社会,被纳入生物学范畴进行研究,然而姓氏在中国,则是被纳入了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这是由于西方绝大多数国家,使用姓氏的时间不够久,姓氏所能传递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并不深厚。比如在欧洲大陆,“姓”的历史起源仅仅有1000年,普遍使用姓氏的时间也仅有400年而已。
即便是在亚洲国家,中国姓氏文化也是独树一帜,比如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公元五世纪晚期就已经有了“姓”,但是由于“姓氏”是一种需要天皇亲赐的尊贵世袭称号,导致了姓氏是没有在日本普及开来。直到1875年,在明治维新的推动下,日本政府才开始实行户籍登记政策,长久以来有使用过姓氏的日本人,这才开始给自己家族取“姓氏”,大多居民以自己的居住地为姓,例如“田中”、“山下”“山口”“河边”等姓。在此种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姓氏,没有携带任何历史、文化因素,因此研究意义并不大。
再观中国姓氏,这才能够体会到中国现实的独特价值。通过中国姓氏,可以解读古代社会结构特征。上古时期,是女性处于至高地位的母系社会,所以远古时期的古姓中,存在大量以“女”字为偏旁的姓氏;而发展至西汉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导致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很多家可以左右政治得望族大姓,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为“王谢袁萧”,这几大家族在往后700年的时间里,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名士,对于社会、文化、政治、伦理、艺术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不仅如此,单从姓氏文化也能够解读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历史。比如明清时期,有大批人口远赴台湾或者远居海外,这才掀起了近些年来海峡两岸人民寻根问祖的文化浪潮。“姓氏”对于华夏儿女而言,更是将千千万万的异乡人凝聚在一起的一股文化力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祀先祖,落叶归根的传统,无论人们身处何方,凡事能够寻觅到自己的祖根,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就是意味着“回家”。这份“根”的力量,中国姓氏的力量,又何尝不是一种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千家姓中,最古怪的姓氏
接下来还要介绍几个极为“古怪与尴尬”的姓氏,在众多的“千家姓”中,想必这4个姓氏属于非常罕见,又令人“望名生畏”的姓氏。第1个姓氏“死姓”,中国人将“死”字置为不吉利之字,平日里对于这个字可谓是避之不谈,然而在我国西北部竟然分布着“死姓”,而且这个姓氏是由北魏时期的一个四字复姓演变而来。不过这个姓氏的单字含义确实不怎么吉祥,对于家长而言取名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所以它也成为了我国倒数第二少的姓氏,目前也处于逐步减少的趋势,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消失的姓氏。
第2个姓氏“难(ning读四声)姓”,曾经有人统计过,姓“难”的人比姓“死”的人还要少,所以它也成为了中国名副其实的倒数第一姓。这个姓氏源于北朝鲜鲜卑族吐难氏这个小部落,由于他们崇拜一种名为“吐难”的飞禽,故以自己部落的图腾取为姓氏。北魏入主中原后,吐难部落也迁入了东北地区,在北魏帝汉化政策的号召下,他们将姓氏改为了“难氏”。虽然该姓氏并不读“难”的发音,但是知道这一读法的人并不多,导致人们一看到这个姓氏,就联想到了各种灾难。
第3个姓氏“黑(he读四声)姓”,关于该姓氏的渊源记载有多种说法,源于突厥族、回族、蒙古族、地名、国名等说法经仍然不统一。不论何种说法为真,姓“黑”的古人也不少,比如清代康熙年间就有一位穆斯林武将名为黑鸣凤。纵然黑氏氏族也诞生过不少杰出人才,但是当“黑”作为一个姓氏出现的时候,由于“黑”字本身的含义,反而会给人带来一种不祥的预感。
第4个姓氏“老姓”,一旦把“老”字加在名字的前头,就会给人一种苍老、年迈的印象,无论在后面加什么样的名字,这个姓氏一出现,会打破所有美好名字的幻想。但是“老姓”虽为中国罕见姓氏,至今姓“老”的人仍然很多,毕竟这个姓氏可是广东省佛山土著四大姓氏之一。以上这4个罕见姓氏,一旦出现就会成为人们讨论的中心,想要给后代取名也是一件难事。当然这些罕见姓氏仅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一部分,想必还有更多的稀有姓氏,被埋没于历史洪流之中。
有哪些让人听了就尴尬的姓氏?
1、史姓。因为谐音“屎”所以很多美好的字和它组合成一个名字后都会变味,引申新的不好的词组,自我上学以来很多姓史的同学都会被人起难听的绰号,有些甚至会开一些非常过分的玩笑。其中被嘲笑的最多的名字有:史珍香、史芳、史婉,我周围很多姓史的姑娘都说以后嫁人一定不找同姓的人。
2、胡姓。胡字很神奇,它可以让很多名字变的不正经,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大耳朵图图》中图图的爸爸叫做“胡英俊”,图图叫做“胡图图”,听起来总有“糊涂”的感觉。我家隔壁村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姓胡,以前听爸爸调侃过那个村子里一些人的名字,什么胡正义、胡来、胡建国、胡新义……一个方方正正寓意美好的名字前边冠上胡姓就像在说后边的是胡说八道一样。
3、那些年被电视剧用疯了的复姓们。金庸小说和现在的言情小说、仙侠小说都喜欢用复姓,然后再给人们起一个嚣张帅气的名字。其中用的最普遍的三大姓氏当属“令狐、上官、慕容”,犹记得当时一群小姑娘们迷恋的看着《流星花园》和《一起来看流星雨》,现在只剩下尴尬,连带着这些复姓出现的频率多了也变得尴尬。
4、介姓。这个姓氏很少见,我妈妈就是这个姓,在我们那里方言读起来音同“贱”,所以大喇喇的读出来喊一个人的名字会非常尴尬,尤其是我们总习惯喊一个人名字的后两位或者叠字,加上姓喊的时候就像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