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

发布时间:2023-10-03 04:28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奇闻趣事 > 手机阅读

2008年7月23日,兰州冰川与冻土研究所科考队,在对新疆天山东段博格达雪山进行科考时,在主峰海拔3980米处发现一具登山者遗骸,经确认为10年前攀登博格达峰时失踪的香港岳峰攀石会成员林志伟。

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

从乌鲁木齐市遥望博格达雪山

至此,当年失踪的三名登山队成员,过了整整10年后,才在偶然间找到了一具遗体。也许,如果不是兰州冰川与冻土研究所的这次登山科考,林志伟的遗骸可能永远都不会被找到。这就是登山,充满意外和不测。对于攀登者来说,那句:“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的名言,再恰当不过了。

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

博格达峰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香港岳峰攀石会是个什么组织。香港岳峰攀石会是香港攀山总会成员之一,是一家专门推广各种攀岩、野外运动的私立性社会团体。它于1976年创办,发起和组织人为何志明,1978年获得香港警务署社团注册署批准成立,是一家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团体宗旨是发扬攀石精神,爱护大自然,所有成员的活动均为无偿性。

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

晚霞中的博格达雪山

通俗点说,岳峰攀石会就是一个类似于登山协会性质的社会团体,其主要活动就是举办各种登山、野外活动,不具备政府性质,就是一家私人社会团体组织。成员没有工作任务,也没有工资,就是一群爱好登山攀岩活动的人发起组织的一个民间社会性组织。

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

博格达峰

1998年8月1日,香港岳峰攀石会组织一个10人小组来到新疆,准备攀登天山东段主峰博格达峰。

博格达峰海拔仅5445米,在中国西部的皑皑群峰中弱不起眼,不要说拥有4座海拔超8000米的喀喇昆仑山脉了,就算是在年轻的天山山脉中,博格达峰的高度连中等都算不上。一般情况下,在登山界,海拔低于7000米的山峰不在考虑范围内。但岳峰攀石会不是专业攀登雪山的组织,这从它的名字叫攀石会而不是叫登山会就能看出来。所以,岳峰攀石会的登山活动都是选择的一些低海拔的山峰。海拔超过6000米,岳峰攀石会肯定不会考虑,它的成员都是有具体工作的香港人,不是专业登山运动员,更没有一位登山家加入。再者说了,香港没有太高的山峰,最高峰大帽山(俗称大雾山)海拔957米,还不足1000米。第二高峰凤凰山,海拔934米。不过话说回来,香港是一个岛,面积仅1073平方公里,能拥有两座海拔超900米的山峰,已经算是很难得了。江苏盐城面积接近1.7万平方公里,竟然连个几米高的土包都没有,是全国非常罕见的没有山的地级市。

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

攀登博格达雪山

说白了,香港岳峰攀石会就是一个野外登山兴趣团体,攀登一千米以下的山峰还有把握,但攀登雪山,则显得有些勉强吃力了。

博格达峰,虽然海拔不是很高,但名气很大,它是天山东段主峰,站在乌鲁木齐市区向东北方向眺望,能清晰地看见博格达峰。在阳光照耀下,博格达三峰白雪皑皑,呈品字型排列,似乎要插入白云之中,十分雄伟壮观。再者,博格达峰是一座攀登技术型山峰,攀登难度较大。名气大加上技术性山峰,可能也是香港岳峰攀石会选择攀登它的原因之一。

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

登山者合影

1998年8月1日,攀登队伍来到博格达雪山脚下,开始尝试攀登该峰。15日,攀登小组已经成功攀登到3号营地安营扎寨。当天下午,队员林志伟、杨志浩和陈景全三人组成一个突击小队,先期试探冲顶。但悲剧的是,小组出发后的第一天还能联系上,但从17日起,就一直处于失联状态。没办法,队长胡润枝向新疆登山协会求救,新疆登山协会将任务交给了乌鲁木齐登山协会。但由于天气变坏,大风暴雪,使得搜救工作异常艰难,进展缓慢。待18日天气好转后,救援小组登上1号营地,奋力冲击2号营地,但搜救无果,没有发现林志伟、杨志浩和陈景全三人的任何蛛丝马迹。救援小组本打算向3号营地冲刺,但博格达频发雪崩,恶劣的天气变化带来的重重困难,使救援工作陷入停顿。后经汇报请示,新疆军区空军动用了“黑鹰”直升机参与搜寻,飞机飞临博格达海拔5300米处,来回数次搜寻,都不见三人踪迹。

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

杨志浩与林志伟

后来,新疆登山协会又先后组织过两次大规模搜寻,都无果而终。林志伟、杨志浩和陈景全三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实际上,像这种情况,基本上判定三人是遇难了,几个月都找不到,还有活下来的可能吗?之所以反复几次搜寻,其实就是想找到遗体,确定三人的下落,也是给家属的一个安慰。登山本来就是一个危险性非常大的活动,发生山难的概率很大,不管是哪座山,都存在未知的危险。登山,是风险很大的一项运动。

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

登顶雪峰

第二年,也就是1999月7月,由爱国人士杨本华牵头,组织了一支两岸三地联合登山搜寻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登博格达峰寻找林志伟三人遗物的活动。30多名队员经过23个日日夜夜,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林志伟等三人的遗物。但遗体依然是杳无踪迹。

直到10年后,兰州的这支科考队登博格达峰科考,才无意中发现了林志伟的遗骸。由于博格达峰终年积雪,气温低,所以遗体保存得很完整。科考队迅速下山报警后,阜康市公安局和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都派人前往勘验,证明是一名遇难的登山队员,在通知了香港岳峰攀石会后,攀石会主席何志明也在第一时间派人来新疆甄别身份,最终证明就是十年前失踪的林志伟。但其他二人至今也没有找到。

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

天池倒映着美丽的博格达峰

那么,林志伟被找到了,其他二人杨志浩和陈景全呢?

肯定是被埋在积雪或冰川之下了。其实,登山不同于其他灾难,遇难者的遗体总能被发现,而雪山上的情况非常复杂,天气又恶劣,不论是失足跌落还是遭遇雪崩,能存活下来的概率微乎其微,而大雪覆盖、冰川运动都很容易将遇难者的遗体遮盖或移动到别的地方,所以想找到遗体也非常不容易。比如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梅里雪山的那次,17位勇士在一夜之间神秘失踪,遗体直到7年后才在距离失踪地点30多公里的一处冰川地带被找到。是冰川运动将他们的遗体“搬运”了几十公里远。

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

一名正在攀登雪峰的登山爱好者

最后再来说说遇难的这三位队员,林志伟,事发时33岁,未婚,香港汇理银行计算机副经理,香港岳峰攀石会会员;杨志浩,是一名装修工程师,事发时33岁,已婚,有个孩子当时才4岁,香港岳峰攀石会会;陈景全,29岁,未婚,是一名机械工程师,也是岳峰攀石会的一名队员。

三人中只有杨志浩已婚且有个孩子,杨志浩失踪后,其妻子和孩子生活困难。香港岳峰攀石会也尽力给予了救助。但杨志浩和陈景全的遗体至今没有找到,对其本人及亲属来说也是一种遗憾。

林志伟的遗体在乌鲁木齐殡仪馆火化后由其家人带回香港安葬。林志伟的弟弟后在网上留言说:“10年后再次勾起了已经麻木的伤痛,但毕竟找到了遗体安葬,这对死者对后人都是一种公德。”

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

博格达峰山脚下的“白水小姐”纪念牌位

那么,杨志浩和陈景全还能找到吗?这事还真难说,也许能找到,也许永远都找不到,这要看博格达雪山的“造化”了。但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能魂归雪山,永远地沉睡于纯净的大雪山之中,也不失为一种最好的归宿。

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

博格达峰的旅游

从乌鲁木齐出发,沿公路到阜康市城东,再折南爬坡,穿过山势陡峭、谷地狭窄的盘山公路,便到达海拔1900米高的“天池”,全程l02公里。之后把登山物资用汽艇运到天池南岸,再借畜力或人力向前跋 涉。这里有两条路均可进山:一是沿大东沟向东折南翻过“三个岔达坂”,这条路较为平缓;一是向南 折东沿将军沟翻过“以肯起达坂”,这条路则较为陡峭。两条路的全程分别为25和30公里,山谷中均有沼泽洼地,事前应作好相应准备。登山大本营设在博格尔达峰的北麓,海拔3540米.
传统BC:3500米,在白水小姐墓旁
C1:4200米,雪坡上鱼脊骨状岩石的末端
C2:4620米,鞍部靠近大雪坡的岩石后
C3:5080米,台阶上
顶峰:5445米 博格达峰攀登的几处危险点
1、从C1到C2传统路线是斜切路线,路线很长,难度也很大。我们这次攀登从谷底的冰瀑区通过。主要的危险来自两侧山体的流雪,和滚石,在7月底发生大量流的可能不大,但滚石较多,大的能避开,小的难以发现,所以队员要戴头盔。
2、从C2到C3坡度很大,有一段横切,绝对不能失手。我们沿途都有路线绳,但在过绳结时,一定要用抓结绳固定好后再换上升器,不要怕麻烦,要严格攀登程序。
3、在接近5080时,要爬上一个70—80度的冰槽,还要过一个个大平石板,这段最为艰难和危险。我们在这段也用最粗的路线绳。
4、通往C3的线路有一段很长的横切,坡度很陡,要单人沿路线绳一个个通过,不能失手。
5、通往顶峰时间有一个雪槽,也很陡,要用前齿攀登。
总之,队员要能熟练使用上升器和下降器,还要防止下降器滑落,一旦滑落还要会用铁索下降。过绳结时一定要做好保护后再打开上升器,不能偷懒。 前期准备
对攀登博格达峰的人来说,首先是体能训练,每天要进行5000米长跑,博格达峰虽然不高,如果没有充沛的体力,即使有技术也难以发挥。再就是冰雪技术的训练,包括冰坡行走,冰壁攀登,雪坡及冰坡横切, 冰岩混合地带的攀登等。
对队方来说,首先要制定详细的登山计划,根据计划准备登山物资,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队伍攀登的大本营,大本营选址一般考虑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避风,避滚石,取水方便等因素。
博格达峰登山大本营通常选在三个岔达坂附近的盆地中,海拔3540米,当年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将大本营设在此处,京都队遇难的白水小姐石碑和98年香港三名失踪人员纪念碑就竖立在此,这个营地就是由来登山的传统大本营。从这个大本营登山必须跨越5公里左右的博峰北坡的大冰川,白水小姐就是在跨越冰川时掉入冰裂缝牺牲。在这个营地,队员出发后大本营无法跟踪队员的登山全过程,不利于指挥,另外由于冰川和山峰的屏蔽作用造成几处通讯死角,手持对讲机器有时不能和4700米的二号营地联通,但这个营地进出山的交通较为方便。另一个大本营设在四工河源头的冰川附近,距白水营地3公里处,这个营地视野宽阔,可清楚地看到整个登山过程,并且没有通讯的死角,有利于大本营的指挥。从大本营出发沿冰川东侧边缘行军三个时左右可以到达4300米的二号营地。1998年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首攀博格达峰时就将大本营地设在这里。
路线熟悉
博格达峰主要有四条山脊:东北山脊、西南山脊、北山脊、东南山脊。除东北山脊坡度稍缓(平均坡度为60度),其余的几条山脊坡度达70-80度,且北山脊是雪崩的多发区,1998年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首攀登时目睹了一次特大雪崩,威力之大,令人惊骇。从大本营到4300米的一号营地,如果从98年中国队大本营出发,沿博峰北坡扇形冰川的东侧边缘行进,2小时间可达扇形冰川上端,海拔接近4000米,再往上是40-50度的冰坡,坡上盖了厚厚的一层积雪,坡长有300米左右,行进很吃力,再用1小时可到达4300米的一号营地。这段路程不需要跨越冰川,相对比较安全。如果从传统大本营地出发,要跨越4公里的扇形冰川,在6-7月份川上覆盖了20-30公分厚的积雪,冰川上裂缝虽然不多,但所通过之处还要插了标志旗,当年日本队的白水小姐就是在这个冰川上坠入冰缝的。另外冰川上有3条冰河,沟深水急,要选择冰河狭窄处过河或从河的源头绕过去,在向上攀登到一号营地,整个路段负重行军大约需要4-5小时。4300米以上是一个“V”型谷,谷的东侧边是通向4800米的山脊,脊上布满了刀刃般的岩石,谷的右侧是通往主峰的山体,山体顶部基岩裸露,中部则为冰雪覆盖,常年不化,谷底则是冰川陡谷,地势险要,巨大的冰瀑区向上沿伸到4700米的鞍部,冰瀑上大小裂缝深不可测,很少人涉足此处。从4300米到4700米的鞍部距离不足1000米,一般保守的路线是沿着“V”型谷东侧的山坡向上斜切过去,斜切的坡度在50度左右。在7月底,冰上的积雪融化,坡面冰光闪闪,十分难走,稍不留心,就会滑进谷底,掉进冰缝,这段路距离太长,修路需要大量的绳索和冰锥岩锥。对于登山技术不太娴熟的队员最好不要结组,也不要采用交替保护的方式通过,最好在铺设路线绳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斜切通过通常需要五五小时。如果登山技术和经验都比较过硬,也可以从“V”型谷的谷底快速通过,但要注意两侧的流雪和滚石头以及冰瀑区犬牙交错的裂缝。谷底攀登只需三个小时就可到达4700米的二号营地。
4700米以上的路线平均坡度达60度。4900米以下的路段是一个雪质松软个大雪坡,踩下去就到了大腿根。由于坡度太陡,走在前面的人往上攀登,带下大量的流雪,雪的冲击力之大给随后攀登者带来很大的危险,站得不稳就有被雪裹胁下去的危险。在接近4900米处有一段宽30余米的冰槽,坡度达70度,攀登者必须向南横切过去,难度很大,稍不留心就会滑坠到4700米以下,或坠入南坡的万丈深渊,这地段必须要用8毫米以上的绳索修路。从4900米到5080米是岩石和冰雪混合地带,有些部位局部坡度达到80-90度,攀登极为困难,滑坠的可能性极大,整个路段必须用8毫米的绳索铺设线路。
5080米是个小台阶,在山下都能很明显地看到。它是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雪檐,此处风很大,是4700米到顶峰唯一可以设营的地方,从4700米到5080米,垂直高度不足400,则要攀登9-10小时,可见它的攀登难度。从5080到顶峰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沿雪坡上行,然后顺东北山脊的岩石部上攀,这条路对王铁男和张东就从这里登上了顶峰。非常危险,通往顶峰的山脊,岩石壁立,平均坡度在60-70度,局部达80-90度。在攀登到山脊顶部方可发现山脊顶部与主峰有三个断崖,每个相距一点五米左右,而且断崖的顶部只有板凳面大小,攀登者需有足够的勇气和胆略连续跳跃这三个断崖,方能抵达通向主峰的雪山。1998年8月4日,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的王铁男和张东沿这条道路用9个半小时登上主峰,打破了无中国人登顶的纪录,同时用他们的勇敢和忠诚开辟一条前人未走过的路线。这条线路极易迷惑人,看起来是通往顶峰的最佳线路,但实际是一条最危险的线路。香港攀石会三名队员极有可能从这个这里向主峰攀登时滑坠坠入博格达峰南壁的万丈深渊。另一条线路是沿雪坡上攀到岩石部,再向右折几十米,有一条通向主峰的雪槽,最陡处坡度达70度左右,顺雪槽而上可登达主峰前面的大雪包,翻过雪包,再向南继续攀登150米可登达主峰,这个雪槽是这条路最危险地段,如发生滑坠是致命的,因下滑50米就会坠入1000米下的“V”型谷的谷底。 1998年8月4日,中国人第一次踏上了天山山脉东段最高峰、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峰。而完成这一壮举的是一支来自乌鲁木齐市的业余登山队 。
博格达峰以雄伟壮丽的姿态和险峻的地势而著称于世,过去曾有数支外国登山队登上顶峰,但中国的登山队尚无一支登顶。这支由12人组成的登山队来自社会各界,包括国家干部、教师、企业家、新闻记者、医生等。8月3日,登山队分为 4个节组,每节组3人,开始从北坡海拔4700米的3号营地向顶峰冲击。队长王铁南带领第一节组到达海拔5080米的 突击营地攀顶时,遭遇风雪、浓雾,能见度不足两米,只好原地休息准备,其中一人因体力不支而下撤。8月4日晨8时40 分,王率另一队员张东向顶峰突击,经8小时艰难攀爬,终于登顶,随后,登山队第二三四节组中的6名队员也攀上了顶峰。
据了解,为此次攀登,这支登山队于1997年就进行了专项准备工作。国家登山协会副主席李致新说,博峰属典型的技术型山峰,业余登山队能登顶,在中国登山史上是一个奇迹。
1998年8月,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登山队8人登顶
1998年8月,香港攀石会登山队攀登博格达峰时三人失踪。
1999年7月,华藏山社搜寻香三名港失踪队员未果,三人登顶。
2000年7月,北京一支业余登山队登达海拔4700米的高度。
2001年8月,日本老年登山队登顶海拔4300米的博格达峰卫峰 。
2002年8月,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西域旅游登山队3人登顶。
2003年8月,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登山对9人登顶。
2004年8月,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登山队登达海拔5080米的高度。
2005年7月,北京一只业余登山队登达海拔5080米。
2005年8月,香港登山队登达海拔4700米。
2005年8月,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13人登顶。
2006年8月,北大山鹰社17名队员登顶。

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

天上之山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的博格达雪山情结
My Love for Bogda Snow Mountain
1 记忆中的美丽BC(登山大本营)
2 冰川在脚下延伸
3 全凭脚下的感觉通过“V”型谷
4 攀登博格达峰最陡峭和最危险的路段
5 被博格达的雪水滋润的家园
第二章 1998博格达峰——梦开始的地方
1998Bogda——The Place Where My Dream Started
1 背着两顶自己做的帐篷走向雪山
2 两个采雪莲的哈萨克少年救了我
3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使出了五花八门的招数自制装备
4 出发仪式让国际自行车拉力赛推迟一小时开赛
5 山寨版装备让香港队失去了信心
6 抢先修通通往C2的道路
7 受阻“魔鬼5080”,我们谁也不说话,但都哭了
8 博格达寄托了我们共同的理想
第三章 地狱之门“魔鬼5080”
The Door to Hell “Devil5080”
1 “魔鬼5080”赐予我们幸运,却让香港队员永远留在博格达峰
2 仅为一顶帐篷再次登上了“魔鬼5080”
3 暴风雪中的无线电波里,传来一个女出租车司机的声音
4 在“魔鬼5080”用绳子绑着睡觉
第四章 在慕士塔格峰度过生命中最漫长的一夜
The Longest Night Spent on Peak Mushtag in My Life
1 来自挑战“冰山之父”梦想的召唤
2 一份富有煽动性的挑战书
3 出师不利,14名队员只有4双登山鞋
4 我的旧病复发了,不得不住进布汉家的“战地医院”
5 高山病也有“免疫期”,我又回到了大本营
6 在高海拔雪山上修的“专业级”厕所第二天就不见了
7 四个人背靠背地坐在狭小的两人帐里
8 我站在慕士塔格峰顶脑中一片空白
9 度过生命中最漫长的一夜,我爬出了冰缝
10 为了营救王海角,三名外国队员放弃了登顶
11 后记
第五章 仰望乔戈里巅峰的旗云
Look up at the “Flag” Cloud on the Top of the Peak Qiaogli
1 萌发冬季进入乔戈里的奇想
2 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
3 在边防站过除夕之夜
4 探访中国最西部的小学校
5 寒冷的一号羊圈
6 翻越冰雪中的阿格拉达坂
7 涉水渡过刺骨冰冷的克勒清河
8 我们看到了乔戈里峰的旗云
9 攀登K2就是挑战天空
10 它如此美丽,它令你停止呼吸
第六章 触摸天山之巅托木尔峰
Touching Peak Tuomur—the Summi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1 初识琼台兰河谷,河谷消失在远方的云海之中
2 峭壁上的“精灵”——北山羊
3 库木拜什的白骨
4 天山——“天上之山”
5 琼台兰冰川的积雪厚得让人寸步难行
6 四年之后,重返托木尔
7 跨过琼台兰冰川,我们又穿越了“死亡之沟”
8 我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天空,虔诚地期盼托木尔峰出现
第七章 睡在天格尔峰之巅
Sleeping on Top of the Peak Tiangur
1 天格尔峰是我们这些登山者的“度假村”
2 穿三接头皮鞋登上峰顶的驾驶员和经历滑坠的张教授
3 在天格尔峰之巅看到的佛光
第八章 我生命中挚爱的——雪山与儿子
My Dearest in MyLife——Snow Mountain and My Son
1 期待儿子成为像山一样坚强而厚重的男人
2 儿子不满13岁就成为登上天格尔峰的“少年第一人”
3 儿子从我们这些登山人身上学会了吃苦与奉献
4 儿子说,你在冰缝里待一夜都不怕,我怕什么
第九章 跨越深藏天山的冷酷仙境——夏特古道
Crossing the Ancient Xiate Route—the Cool Fairyland Deep in theTianshan Mountains
1 冷酷中那一抹最炫的华丽
2 融化冰雪的激情之旅
3 跨越木扎尔特达坂
4 在冰雪隧道中穿越
5 岁月中那最凝重的一笔
6 只有历练了才会变得豁达、宽广、珍爱
第十章 魂断夏特古道
Life Lost on the Ancient Xiate Route
1 不祥的预兆
2 跨越木扎尔特冰川
3 共同度过的最后一夜
4 挥泪木扎尔特河
5 生死绝壁
6 恐惧的木扎尔特河畔
7 最后的搏击
8 告别夏特古道
第十一章 穿越天山中群狼守护的狼塔之路
Crossing the Langta Road Guarded by Crowds of Wolves in theTianshan Mountains
1 出征狼塔,一行中年龄最大的队员61岁
2 “精灵出没”的呼图壁河谷中,一天二十多公里的负重行军
3 白杨沟达坂的风雪和夕阳下的美好瞬间
4 强渡台普希克马河,前方依然是达坂和激流
5 一天蹚河百次,我们走进群狼守护的家园
6 小陈的病情很致命,我做出沉重的决定
7 空无一人的冬牧场,我们打算吃老鼠和野菜了
8 走出狼塔,黄太太双手拍着汽车的引擎盖大哭
第十二章 登山也是一种生活
Climbing Mountains can also be a Lifestyle
1 登山是人人都能参加的休闲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2 参加登山活动要做到“心中有数再出发”
第十三章 新疆重要山峰登山及探险指南
A Guide Book on Climbing and Exploration of the Main Mountains in Xinjiang
博格达峰 Peak Bogda
慕士塔格峰 Peak Mushtag
天格尔峰 PeakTiangur
乔戈里峰 Peak Qiaogli
托木尔峰 Peak Tuomur
第十四章 新疆经典徒步穿越线路指南
A Guide Book on Classical Hiking Route in Xinjiang
博格达山区 Bogda Mountain Areas
夏特古道 the ancient Xiate Route
乌孙古道 the ancient Wusun Route
车师古道the ancient Jushi Route
狼塔之路 the Langta Road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登山失踪事件,攀登者失踪未解之谜》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根达亚文明是真的存在吗?传说男性第三只眼有超能力是真是假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板楼是什么意思?一梯两户的单元楼(比塔楼使用率高)

下一篇:中南大学张教授:我强烈要求消灭中医 中医不灭 天理难容

奇闻趣事排行

奇闻趣事精选

奇闻趣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