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讷吉娜·马蒂约(Néguine Mathieux),卢浮宫博物馆历史处负责人。
“模型厅”中展现卢浮宫的演进/© 2016 Musée du Louvre / Antoine Mongodin卢浮宫原来拥有一处介绍自己历史的展厅,但如今在马丁内兹馆长推动下,引入了“讲解中心”(Centre d’ interprétation)的概念,不仅起到了原来历史展厅的作用,还充分介绍了卢浮宫的展品、现状和未来,让参观者更加了解这座本身就是艺术杰作的博物馆。在错综复杂的展厅中、源自中世纪的城堡遗迹里、曾属于马厩的高大椽柱下或是拿破仑三世套房华美的红色帷幔间,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徜徉其中,尽情欣赏卢浮宫珍贵的杰作。在馆长的规划与领导下,位于钟表馆的全新讲解中心将向参观者们介绍这些不同装饰存在的原因,结合博物馆发展史阐释卢浮宫复杂的历史沿革,介绍它不断得以丰富的馆藏以及现当代卢浮宫的自我定位。结合同期竣工的金字塔入口整修工程和针对年轻观众、被称为“小画廊”的全新展览空间,馆长让-吕克·马丁内兹(Jean-Luc Martinez)希望能够通过此举改善游客的参观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欣赏卢浮宫内部建筑和馆藏艺术珍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位于宫殿核心部位的钟表馆贡献出了它的3层展厅,用于打造一场特殊的展览,来帮助参观者更好地理解卢浮宫的历史。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这个通过不同专题结合馆藏文物和多媒体设施介绍卢浮宫博物馆史发展的全新展览,于2016年7月5日正式向大众开放。
卢浮宫中世纪遗址及展板/©2016 Musée du Louvre / Antoine Mongodin
卢浮宫中世纪遗址及展板/ © 2016 Musée du Louvre / Thierry Ollivier这个项目不同于曾经的卢浮宫历史展厅,那些展厅诞生于“大卢浮宫”(Grand Louvre)计划,按照时间顺序展出了一批藏品和照片来回顾卢浮宫作为一座宫殿的建筑历史,且已于2015年1月关闭。全新的讲解中心着重展示了针对卢浮宫历史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将看到这里作为国王居所、博物馆以及一座现代文化中心的演变史。这些研究成果已经集结成书,于2016年10月面世。我们希望通过反思的形式来回顾自己的历史,这也是当前各大欧洲博物馆和法国古堡博物馆的通行做法(例如凡尔赛宫历史长廊的开放,以及正在进行的针对枫丹白露城堡和圣日尔曼昂莱国立考古博物馆的项目规划)。自开幕之日起,我们的目的就不仅仅是回顾历史,而是要向越来越多元化的、并不熟悉博物馆机构的观众们介绍我们的现状,介绍这座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所面临的困难、拥有的潜力以及它的日常工作情况。这一高屋建瓴式的理念将通过一个分布于3个楼层的展览来实现,包括整座钟表馆、卢浮宫中世纪遗址部分、模型厅以及圣路易展厅。钟表馆建于17世纪的路易十三时代,位于整座博物馆建筑对称轴的中心,它见证了卢浮宫的历代变迁,并可以很容易地通过金字塔入口抵达。由于连接拿破仑中庭和方形中庭,此处拥有观赏整座建筑的最佳视野。在这里,我们能够把握整个博物馆的布局,并更好地理解它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
“模型厅”中的卢浮宫互动模型/© 2016 Musée du Louvre / Thierry Ollivier
曾经的卢浮宫历史展厅/© 2016 Musée du Louvre / Antoine Mongodin中心的第一层从叙利厅的底层开始,入口处以一部介绍性影片回顾了卢浮宫是如何从一座中世纪的防御堡垒逐步演化为一座21世纪的现代化博物馆的。接下来,在城堡遗迹的烘托下,我们展示了卢浮宫作为一座宫殿的历史,包括其建筑的演化(模型厅)和功能的演化(圣路易厅)。中心的第二层位于二楼的拉沙佩尔厅,用于展示卢浮宫作为一座博物馆的历史、藏品得以丰富的过程以及对它们的分类和展示。在这里,参观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和理解博物馆所设计的不同参观路线,不仅仅针对卢浮宫,也包括那些展品历史与卢浮宫关系密切的国立博物馆,例如凯布朗利博物馆。最后,中心第三层的新闻室将通过卢浮宫主导的不同使命和项目来展示它作为一个博物馆的运转现状,帮助大众了解文物的日常管理和博物馆不同部门的主要职责。例如新藏品的获得、文物修复、考古发掘与研究、展品外借、杜伊勒里花园改造计划以及卢浮宫的各种卫星项目,目前有卢浮宫-朗斯博物馆和2017年的卢浮宫-阿布扎比博物馆。中心内部的展出空间较为分散,由此形成的呈垂直方向的参观路线也不尽符合参观者通常的习惯。因此,这些展厅都具有明确的不同主题,并可以通过多个入口进入。每一层都与其他两层有着主题上的关联,但也可以作为参观者在参观博物馆这一层时所附带进行的一个部分。根据与拿破仑厅的距离,中心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目标观众群。如果说从勒沃墙到中世纪城壕遗址的区域所针对的是大多数普通观众,那么中心三楼的卢浮宫新闻室可能会对来自巴黎当地或是那些已经很熟悉卢浮宫的常客参观者更有吸引力,而着重表现博物馆多元化藏品历史的展厅则可能既适合那些初探卢浮宫的参观者,也适合已有一定了解程度、希望进一步了解馆藏丰富的过程的朋友,学生团体和由导游带领的旅游团队也是这个介绍性展厅的目标观众。同时,针对盲人和残疾人的辅助媒体设施也遍布这个展览区域。
“模型厅”中展现卢浮宫的演进/© 2016 Musée du Louvre /Antoine Mongodin
“模型厅”中展现卢浮宫的演进/© 2016 Musée du Louvre / Antoine Mongodin整个讲解中心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将通过其共享的核心内容、对于讲解设备的使用、标识手段和呈现方式得到体现。不同展厅之间的连贯性和主题的一致性将通过讲解设施来保证,这些讲解设备都是在延续卢浮宫历史展厅传统的前提下专门为中心陈列设计的。事实上,中心4个不同展厅的视觉呈现都是围绕一具大型互动式模型展开的,模型起到了一种总结和点题的效果。这是卢浮宫历史部和调停项目部共同创作的成果,由Anagram公司制作呈现。现代卢浮宫建筑作为背景模型的反复出现,使得观众们可以生动地看到不同的历史阶段是如何共同作用并造就今天这座21世纪的博物馆的。第一座模型展示了卢浮宫作为一座建筑的整体和其周边,并表现了它不同历史阶段的修建状态;第二座模型通过部分打开的方式展示了卢浮宫内部装饰以及它们的演化过程;而第三座模型则专注于呈现博物馆的内部构造,从而使参观者得以观察藏品在博物馆内部的陈列方式及其发展过程。最终以位于中心三楼的卢浮宫-阿布扎比的模型作为尾声。每个展厅中都设有为残疾人准备的可触摸式模型,帮助他们一同体会展览意图。在中心的前三个展厅中还穿插放置了来自卢浮宫不同展厅和仓库的藏品,与讲解设备相配合,它们担任了历史叙述者的角色。几片建筑和装饰碎片,例如出自古戎(Goujon)之手的文艺复兴风格浅浮雕,让人立刻体会到了卢浮宫作为一座宫殿的优雅气质。“大卢浮宫”计划时期出土的来自查理六世的头盔、瓷器和小件家具则提醒我们卢浮宫作为城堡的功用以及它曾经的居住者:国王、艺术家还有园丁。最后,那些独一无二的、具有历史代表性的藏品由各个部门单独选出,它们将作为标志不同参观路线的地标型藏品统一在拉沙佩尔厅中展出。
《拿破仑三世时代的卢浮宫》/©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Tony Querrec将这些艺术品还原至其创作环境中并对它们加以说明,这一切都是通过触摸屏进行的。这些触摸屏在讲解中心的各个部分都起到强调和图解的作用,为参观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使他们能够接触到研究卢浮宫历史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博物馆海量的藏品以及其他巴黎文化机构。数字化方式为那些因为脆弱而不能长期曝光的展品找到了很好的展览方式。素描和版画记录了卢浮宫历史上的各种建筑工程、如今已经不复存在的外墙、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事件、杜伊勒里花园中的节日庆典以及其他历史上的奇闻逸事。尤其是在新闻室中,多媒体影片也恰到好处地帮助完成了各种主题呈现。在博物馆学理念的指导下,来自卢浮宫的建筑师Victoria Gertenbach将艺术品和各种设施和谐地与卢浮宫不同历史展厅环境相结合。无论是石头地板还是木板地板,也无论是水泥混凝土大厅还是拱顶大厅,都配有特制的展柜、家具或是线条简单的柜台。无论是金属、木质或是可丽耐树脂,结实可靠的材料配合不同设计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再加上指示牌与说明,结合不同的图示与符号,陪伴参观者完成全部展览。
《卢浮宫博物馆方形沙龙》/© RMN-Grand Palais(Musée du Louvre)/ Stéphane Maréchalle
《卢浮宫博物馆阿波罗长廊》/©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Stéphane Maréchalle中世纪遗迹、圣路易厅残余的城壕、华美庄严的亨利二世和亨利四世阶梯,所有的过渡空间都得到了翻修。这座全新讲解中心的建立也在卢浮宫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它也是开始于“大卢浮宫”计划时代、于2017年完工的卢浮宫内部重新规划工程的一部分,在博物馆展览中呈现卢浮宫作为一座宫殿所经历的沧桑沉浮。通过与同期建成的多明尼克·维旺·德农(Dominique Vivant Denon)中心(卢浮宫接待与历史资料中心)配合,这一项目将卢浮宫历史、藏品陈列和解说完美结合在了一起,为大众解读博物馆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我们希望在将来,它也能够成为参观者读懂这座博物馆和这处古迹的钥匙。
作为博物馆,如何用亚洲的文明与器物打动美国的观众?
首先,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在过去被得到了证实。一百多年前,那些侵略者为何疯狂的抢夺我们中国的文化古董?美好的事物大家都想据为己有。我们中国文明是亚洲的文化的中心,很大程度上讲我们代表了亚洲文化,至少现在来看是的,我不否认亚洲文化的多样性,但是要说代表,我会说是中国,当然并不是说印度、日本、韩国、东南亚等文化不好,只是说相比中国文化,其他亚洲文化真的稍显逊色,无论哪方面。
想要打动美国的观众,那就必须展现一些美国观众没有的东西。美国历史就那么几百年,相比中国的几千年真的很短,而美国最缺的就是一种历史传承和历史的文化内涵,少了一种厚重感,美国拍电影也是没有历史题材可以拍,只有拍未来,这可能也是美国科幻片发展这么好的一方面原因吧。而我们只需要在文物中,展现我们中国历史的厚重感,让人看到文物的时候感觉到自身在整个中华文化中显得多么渺小,就足以打动美国观众了。
美国的黑人很多姓氏都是由奴隶主传下来的,意思是他们本来没有姓氏,而中国又是极其注重家族传承的,我们可以用一些家族传承相关的文物打动美国的观众。美国的很多黑人观众,看到中国的宗族、家族之类的文物,联想到自身的境遇,以及美国黑人奴隶文化的丑陋,就一定会深受中国文物的打动。
最后,中国要向走向世界,必须从各方面进行文化输出,而文物的展览也可以展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让美国的观众见识见识什么是四大文明古国。
5.4亿人次打卡博物馆,博物馆突然变火爆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国人正在对文化和历史更加重视了。
2020年,我国将有超过5.4亿人去打卡博物馆,这表明中国人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博物馆储存了很多宝贵的知识,所以如果你想了解更过关于我国的文化和历史知识,博物馆绝对是最好的选择之一。2020年,中国将有5.4亿人去打卡博物馆,这表明中国人对知识非常感兴趣。因为博物馆里有很多我们需要知道的知识,而且在过去,中国人对知识的需求没有现在那么强烈。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都知道知识就是力量,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掌握自己未来的命运,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正是因为全国人民都有求知欲,才会积极去博物馆打卡,这也证明了中国正在蓬勃发展。这些数据显示了中国人民对知识的渴望,也表明中国正在走向一条真正繁荣的道路。
5.4亿中国打卡博物馆也证明中国人的素质在不断提高,更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对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个数据发布后,说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人在追求自我提升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博物馆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更详细的知识,所以会有很多人参与其中。
了解历史和文化众所周知,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细节,博物馆收集和展示人类文化和各种研究的遗产。可以说,人类对智慧的认知体现在博物馆里。去博物馆可以了解更多的新鲜事物,也可以拓展一个人自身对世界的认知。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的国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中华文明诞生于此。各种古玩文物是历史文化最好的代表。如果你经常去博物馆,你会看到那些丰富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