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背《道德经》,真的可喜可贺!这对于深入领会老子和《道德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就是对照名家注疏,进行消化吸收。
根据需要,在实用上下功夫自古以来,对于《道德经》的理解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学习研究的角度、用途不同。《道德经》微言大义,一言万端的文字风格,给后人留下各种深入研究的条件。比如,修行的人在修行上深入研究,做学问的重在学理上的研究。就拿古代最著名的注疏版本来说,严遵是思想家,他以《易》《道》互证之法研究《道德经》,以阴阳之数助解道德经,以易理注解经文,旨在教化,劝诫君臣、父子尊道贵德,善行天下,守分无为,以玄通上下,天下太平。他的学说,更加系统条理化;
河上公是道家修行派,他就侧重修身炼气方面的研究,因此他力求通过文字训诂来理解《道德经》;王弼是官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修行,于是侧重谈玄论理,另辟蹊径,开辟了一个玄学化的《道》学体系;
再比如张道陵是因为要创立道教,便把《道德经》所说的“道”人格化和神格化处理,把哲学著作改造成了道教经典,成为道家发展史上的重要的文化符号。
所以,你若是会背《道德经》,寿命你一定对《道德经》有极其强烈的兴趣,那么你就要认真回想一下,自己热爱《道德经》的动力来自哪里,是方便修行,还是要做学问,是更注重理探讨,还是要结合实际做实践指导,找到了这个出发点,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深入学习和研究的方向了。
若是出于修行的兴趣,结果拿到了一本道教的《想尔注》注本,看着看着,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同样,你本来是想研究道教文化的,结果拿到了一本王弼的涉及玄学的注本,也会给自己的研究徒增一些障碍。
当然不是说非得研究一个注本,那也不是研究的方法。我的意思是,先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在旁涉诸本,这样会助兴你的研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于诸注本的不同,在此略举例说明,供参考比如“谷神不死”这个“谷神”,各注本因为用途不同、角度不同,也就给了不同的注释。
严遵的注释:谷是一种气,即太和之妙气,其出入无窍,往来无间,动无不遂,静无不成。后世王弼等人的“贵无”、“自然为本”的本体论即源于严遵。
河上公的注释:谷,即是养,谷神就是养神。谷,作为粮食时,有养育的意思,因此河上公站在养生修行的角度,对“谷神”理解为修炼,以修炼达到与道相通的境界。
张道陵的注释:谷,欲也。精结而为神,要想此神永存不死,就应该结精自守。
王弼的注释:谷,即是虚空,比如山谷,就是中空的。虚空就是无形无相,无声无息,处卑不动,守静不衰。
王弼借“谷”的虚无来诠释“道”的虚无,从哲学的角度对“谷神”进行了注疏。
以上是个人见解,并不影响你研究方向的选择,只提供一个参照,供深入学习之用。
感谢邀请!
看了你历史回答的问题和说话的方式,我不觉得你会背道德经:
1、你若真会背,多少懂得一些。学了知识,哪有问如何用的?道德经里面讲的都是人生最基本的道理,都是透过事物看到本质的东西,方方面面都可以用?何谈下一步做什么?
2、你答复他人问题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
你发的这个问题只能认为是哗众取宠,不过也谢谢你,让我认识到那么多喜欢道德经的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