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天安门,就是端门,过了端门,就是午门,不由得想,为啥以前都是推出午门斩首?这不是皇帝的家门口吗?不怕招鬼吗?
午门
这个推出午门,源自于明代,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帝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就是打屁股的。
但不小心把大臣打死了,如朱厚照,当时打死11个大臣。所以民间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
午门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唐朝大明宫含元殿以及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制,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高12.00m,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
真正要杀头的,都不会午门问斩,一般是下大狱,然后到菜市口砍头。且时间较长,所以有秋后问斩。
从午门到菜市口要多远呢?以现在的交通状况,走过去约一个半小时,大约10里。
所以,午门是不会杀人的,菜市口才是。
一般认为菜市口人流量大,阳气旺盛,所以才是砍头之地。
将犯人拖出“午门”问斩真的存在吗?皇帝不忌讳在自家门口杀人?
古时候,犯人犯了死罪,要执行斩刑,而我们在很多电视剧中都见过皇帝怒拍案台,大吼一声将犯人拖出午门问斩!之后就有禁卫将犯人拖走,带出午门,直接斩首示众。
那么这个午门问斩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我们要先来看看这个午门究竟是什么。
首先,午门指的是皇宫的正门,也就是大门口!对于皇帝来说,就是自己家的门口,如果将犯人拖出午门问斩,那么久相当于是在自家大门口杀人,皇帝就不怕晚上家里闹鬼?这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大忌讳的事情,所以皇帝也不会这么干。
因此,午门问斩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在当时,斩首的刑场其实是设置在北京菜市口的,也就是在今天的铁门胡同南口的马路上,从明朝开始,那里就是著名的蔬菜批发市场,人气非常旺盛,而清朝把这里当做刑场,也有着震慑百姓的意思。
我们所熟知的戊戌六君子,就是在北京菜市口被斩首的。当然,在这个菜市口挨刀的一般都是普通人,皇帝亲自口谕要杀的人一般来不到这里,六君子和发动了辛酉政变的肃顺是例外。
据说,古时候死囚上菜市口的时候,要经过一个叫做“破碗居”的酒店,押狱小吏一般会让囚犯在这里喝一碗以白酒和黄酒调制而成的送行酒,这种酒后劲儿很大,上来的也快,喝完后犯人经常就迷迷糊糊的就走上刑场了。
而且,有钱人家还会在菜市口刑场对面的鹤年堂药店,买来一副“鹤顶血”,这种药有麻醉的效果,能让犯人上路的时候不知道疼痛,这也是家人能为犯人做的最后一点事。
既然刑场已经被安排在了菜市口,那么将犯人拖出午门问斩的情况就更加不可能存在了,再说了,皇帝是什么身份,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能见到?囚犯想见皇帝那可是难如登天,就算是犯了叛逆之罪被活捉的大臣和皇亲国戚,都是在被问罪之后拉走,择日问斩的,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午门斩首。
古代有曰“推出午门斩首”,为何斩首地点偏偏选在午门?
古代有一种典型的处理犯人的模式是“斩首”,而斩首的地点选择一般是放在午门。将犯人在午门斩首在明朝时期有过,选择午门这样的重要地点行刑是为了震慑官员,起到警示的作用。
一、午门我们都知道明清两代皇帝的住所是紫禁城,在紫禁城的正南门是为午门,这是古代坐北朝南的规矩立下来的。故宫的正门就是我们所说的“午门”。午门只有在什么时候会被用到呢?一般是明清的皇帝在接见外来使节、遇到重大战争出征、大将军凯旋这样的历史大事件的时候,午门才会开。所以在明清两时期,午门门口发生的基本上都是好事情,并未出现将犯人在此斩首这一说。
二、推出午门推出午门这一说法是源自于明朝的皇帝朱厚照,在公元1519年,皇帝治理国家大事的时候,有一些大臣触犯到了皇家的尊严,就会被皇帝下令在午门处执行杖责,这种刑罚是比较轻的,对大臣而言目的是为了起到警示的作用。朱厚照在位时,想要下江南选美被群臣所拒,勃然大怒之下就下旨廷杖数百人,当时被杖毙的大臣有十一人。所以后来的明朝皇帝也开始有样学样,直至后来“推出午门”这一说法就被指代为皇帝要对某些官员进行处罚的标志之一。
三、菜市口行刑古代历史上真正的斩首地点不在午门,而是在菜市口,一般是会选择午时三刻行刑,目的是为了警示世人。将犯人在此行刑后将尸体抛弃菜市口,用于围观示众,让老百姓不要去做违法的事情。各个朝代设置的刑场位置不一,但是共同特点就在与围观的人数一定够多。至于午门斩首这一说法在清朝之后是并不存在的,毕竟午门并非人人皆可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