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发布时间:2024-01-06 09:54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科学探索 > 手机阅读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常言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公主已经是金尊玉贵,皇子就更是“躺赢”了。

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对朱氏子孙近乎“变态”的关照,比如不许科举做官、不许经商营生,只能守着开国初年定下的禄米勉强糊口,其他几家的皇子们都是一样的不用挤独木桥,却能享受顶层福利的“既得利益者”。

而且老朱的初衷是很好的,他只是希望他们老朱家的后代能不上班就拿工资,子子孙孙无穷尽地做米虫,只是没考虑后世的通货膨胀。

身在皇家,除非是要被赋予治国重任的未来皇帝,其他人基本上只要不想着造反,通通都能过得很好;当然不得不当皇帝,却不愿意承担责任的昏君们,也通通都能过得很好。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然而皇子首先也是人,是人就会有追求。既然有不爱当皇帝只喜欢当木匠的天启皇帝朱由校,那为什么不能有喜欢跟平民老百姓抢高考名额的“皇二代”?

天之骄子,没成年就是亲王

这位不走寻常路的皇二代赵楷,自出生起就标志了他的不凡。

他的父亲宋徽宗赵佶,于1100年继位。登基次年,赵楷出生。母亲是宋徽宗的贵妃,也称大王贵妃。从登基时间和母族势力看来,赵楷都是嘉贵妃口中,不折不扣地“贵子”。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赵佶对这个儿子也是十分喜爱。

1101年十一月,贵子降生。次年二月,皇帝赐名赵焕。

焕字是什么意思?《论语》中用“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来赞颂尧的伟大。

赐名的同时,授检校太尉、奉宁军节度使,封魏国公。八月改名赵楷,十一月改镇安军,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高密郡王。

出生第二年,就已经是郡王了。别的不说,想一想康熙第十三子封郡王的年纪......不知道允祥看了会不会觉得惭愧。

另外改名为楷这个字,也很值得深究。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都知道宋徽宗是狂热的书法爱好者,青史留名的除了靖康之耻,还有他的“瘦金体”。后世也对他的书法造诣评价极高,说瘦金体“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

赵佶显然也对自己的作品十分满意,只恨不能早生两百年,跟颜真卿别一别苗头;于是仿照颜楷、柳楷,给最喜欢的儿子起名赵楷,隐隐有一种“天下书法看我赵家”的想出风头的意味。

如果说两岁前的各种晋封,都可能只是因为母族强大,那么他逐渐长大后越来越掩饰不住的光辉,只能是因为皇帝的厚爱和另有安排。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继1108年被封嘉王之后,到了政和六年(1116年)的二月,又受令节度武宁、保平军,牧徐州、陕州,并且被破例授予太傅衔,时年15岁,刚刚成年。

及第登科,我才是徽宗老爹最疼的崽

被封太傅的第三年,赵楷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高光的决定:偷偷化名参加了科举考试

按照宋朝的规矩,亲王是不能参加科举的。可赵楷这一次,不仅仅去考了,还荣登榜首,就差自己的皇帝爹大笔一挥,就能骑着高头大马“夸街”去。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万幸徽宗还记得考虑天下读书人的颜面,为难地没有将状元的名头直接给儿子,却又实在忍不住身为一位老父亲的舐犊之情。

于是喜滋滋地将赵楷降为了第二名榜眼,原先的榜眼,很荣幸地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被“让”出来的状元。

而在这之前,赵佶已经将皇城司交给了赵楷管理。这一北宋最核心的特务机构,地位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

这样看来,其实赵佶的心思也已经昭然天下了。从出生起就晋封的一堆节度使名头,是武;不惜冒天下读书人之大不韪与民争利,只为了给自己增加才学的光环,是文;媲美锦衣卫的大宋皇城司,更是搜罗情报的门户。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文武兼备,还有情报。这样的人才,亲王当得,太傅当得,皇帝怎么就当不得?

要不是后金的铁骑来得快,赵佶为赵楷铺设的通往太子位的路,想必定能完工。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金人已经兵临城下,叫嚣着老皇帝还欠他们多少金银,拿不出来就要纳贡女去还。

面对这样的破败疮痍,谁当皇帝谁倒霉,自然是保命要紧。

于是赵楷的太子之位也不用争了,赵佶的皇帝也不想当了,倒霉催的太子赵桓被推上皇位,父皇学尧舜禅让皇位,哪怕这是个烫手的山芋,赵桓也只能哭着接了。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只可惜太子没上位时,时刻提防着状元弟弟,老爹又不给他能臣干吏扩充队伍,上了台后左支右绌不得其法,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金人攻入汴京城,皇帝、太上皇,差点当状元的弟弟,一股脑儿被掳去了后金。

靖康之耻,荣华成败转头空

公元1127年,汴京城破,赵楷与其他皇室宗亲一起被金人俘获,押往金朝京师会宁府。

1128年八月,金人举行献俘仪式。皇族被要求袒露上体,到金太祖阿骨打庙去行“牵羊礼”。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行完了礼还是不够,金人将众人又迁往更为偏远的韩州。

1130年,史上身份最显贵的状元赵楷,命丧韩州,年仅30岁。

钦宗的朱皇后尚且是不堪受辱投水自杀,而芝兰玉树的嘉王殿下赵楷,却是“被俘后惊惧交加”,于北上途中病死。

死却死得这么不排场。

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赵佶的一生,和“瘦金体”在书法界的崇高地位成反比的,是他的治国方略,当然,是说如果有的话。

在位期间,赵佶搞不定能力比他强的贼首蔡京,搞得民怨沸腾鸡飞狗跳,也就算了;对内不能父慈子孝,还暗戳戳给庶子挑战太子的权力,搞得太子不像太子,朝廷不像朝廷。

而后世对赵楷的评价,则要客气很多。

大多是称赞他年纪轻轻就有着肖似其父的艺术造诣,以及有如雏凤清鸣的那一次登科。

有很多人已经讨论过赵楷那一次考试,到底是不是所有人完全不知情,在这里不多赘述。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只是有一点,上至皇帝皇子,下到百官群臣,他们本该清楚知道,并且及时劝谏的,却没有一个人做到,是故意还是无意,这多少说明了当时的朝廷腐败,官员尸位素餐。

俗话说,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各人有各人的造化。

平民百姓有自己的路,与皇子不同;皇子也有自己该走的路。

多的是扬名立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途径,赵楷偏要选最流于下乘那一条。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后人用“芝兰玉树”形容赵楷,也形容有出息的子孙。

这真是这个词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皇子更名换姓参加科举高中状元,宋徽宗朱笔一挥,将其降成榜眼?

皇子更名换姓参加科举考试,最后高中状元本来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但是身为父亲的宋徽宗却朱笔一挥,将状元皇子降成了榜眼,那么宋徽宗为什么这么做呢,这么做的目的何在?

宋徽宗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皇子。因为在宋朝的初期是不允许皇子参加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但是随着朝代的不断发展,这个规定也形同虚设,因此皇子参加考试也是可以的,但是并不能明目张胆,此时宋徽宗的三皇子赵楷就想去参加考试,以此来检验自己的学问到底学到了什么程度?

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三皇子赵楷为了不违背皇子不允许参加朝廷举行科举考试的规定,因此就选用了一个化名报名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且在考完之后就向宋徽宗禀明了真相,宋徽宗听后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很高兴,然后静待考试成果。成绩出来后,宋徽宗也没想到三皇子的化名名列前茅,成为状元,宋徽宗非常清楚内幕,知道自己的儿子是有真才实学的,但是也清楚这个化名根本瞒不住,所以不想三皇子赵楷因此而陷入麻烦之中。为了避免被其他皇子和大臣诟病,因此就将三皇子赵楷的头名状元降为榜眼。

这个经过此事后,宋徽宗对三皇子赵楷非常的喜爱,并且也证实了三皇子并不是绣花枕头,反而有真才实学,是个有能力的人,并没有因为奢侈的生活而迷失了自我,反而懂得上进。

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

北宋一位王爷偷偷参加科举考试,一不小心考了状元

全文字数1556,图片5张,阅读时长5分钟

宋徽宗可能是中国艺术成就最高的皇帝,在书法、绘画两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他所创作的《写生珍禽图》,曾经拍出了6171.2万元的天价。在宋徽宗的诸多皇子里面,只有第三子赵楷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天赋,在琴棋书画上都具有较高的造诣。

赵楷生于1101年11月,母亲是宋徽宗的懿肃贵妃王氏。宋徽宗有两个姓王的贵妃,赵楷母亲被称为“大王贵妃”,另一名德妃王氏被称为“小王贵妃”。宋徽宗很宠幸“大王贵妃”,爱屋及乌之下,对赵楷也极为疼爱,在他出生的第二年,就封为高密郡王。7岁时又封为嘉王。

宋徽宗一共生育了31个皇子,除了早殇的外,绝大多数皇子都是在十几岁后才被封为王爵。就连皇长子赵桓,也是在8岁时才被封为定王。由此可见,宋徽宗对赵楷的确高看一眼。

宋朝很重视皇室教育。赵楷从小就聪明伶俐,再加上良好的教育熏陶之下,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赵楷最擅长的是绘画。宋朝著名画论家、藏书家邓椿在《画继》中提到了赵楷的绘画时,赞不绝口:“性极嗜画,颇多储积。凡得珍图,即日上进,而御府所赐,亦不为少。复皆绝品,故王府画目,至数千计。又复时作小笔花鸟,克肖圣艺,乃知父尧子舜,趣尚一同也。” 元朝画家夏文彦则在《图绘宝鉴》卷三中评论赵楷“善画花鸟,极为精到”。

据介绍,赵楷有不少绘画作品传世,如《水墨笋竹》《墨竹》《蒲竹》等。可惜的是,如今这些画作均已失传。

赵楷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是偷偷跑去参加科举考试。

为什么要用“偷偷”两个字呢?原来,在北宋初期,皇族子弟不允许当官,也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以免干预朝政。宋神宗时,朝廷为了解决远房宗室子弟的生计问题,允许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但是,皇族子弟还是不能公开参加科举考试。当然,就算允许,也没有哪位王爷会大摇大摆地走进科场考试。毕竟,他们拥有世界上最优渥的资源,不需要像平民阶层那样用这样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1118年,朝廷举行了戊戌科会试,这是北宋灭亡前的倒数第三场会试,参与者众多,一共选出了783名进士,这就使得殿试变得异常激烈。17岁的赵楷一路高歌猛进,进入了最高级别的殿试。主考官在评卷后,将赵楷的试卷拟定为一甲第一名,即状元。一甲第二名(榜眼)和一甲第三名(探花)分别定为王昂和张焘。

当然,状元、榜眼、探花名单还需要经过皇帝亲自圈定。宋徽宗在评阅试卷时,意外发现了儿子赵楷的名字。宋徽宗高兴之余,考虑到怕天下读书人说闲话,同时又为了笼络士人,便大笔一挥,将王昂提起来点为状元,将赵楷打为第二名,即榜眼。

王昂,字叔兴,扬州人,生于1090年,是名相王珪的侄子,他捡了“状元”头衔时年仅28岁。此后,王昂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祠部员外郎、起居舍人、秘书少监、徽猷阁待制、台州知州等职。期间,曾在奉命接待金国使者时,因言行“不谨”,被宋徽宗停职,从而幸运的是,躲避了1127年那场“靖康之变”。

就这样,赵楷与状元擦肩而过,不然他就是中国古代唯一的王爷状元。不过,就算是王爷榜眼,也是非常了不起了。

对于赵楷来说,考中状元还是榜眼,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除了声名远播外,赵楷的生活轨迹没有多大改变,依然在王府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宋徽宗还是一如既往地宠信着他,一度还有意废除太子赵桓,改立赵楷为太子。1125年,宋徽宗打算退位时,又经过了一番犹豫,在大臣们的劝阻下,才打消了改立皇位继承人的念头,将皇位禅让给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赵楷再次与皇位擦肩而过。否则的话,他就将是中国古代唯一的状元(榜眼)皇帝。

王昂躲得开“靖康之变”,赵楷躲不开。1127年,“靖康之变”发生后,赵楷与宋徽宗、宋钦宗等人一起,被金军俘虏后,押送到北方。1130年6月26日,赵楷忍受不住颠沛流离的生活,病逝于韩州(位于今天东北地区)。

那一年,赵楷年仅29岁。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宋徽宗的儿子赵楷,穿越大宋主角叫赵楷》感兴趣,还可以看看《孕期突然吐胃液是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孕妇孕期呕吐反应不一样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今年的iPhone 15涨价是注定的。 1,台积电高端芯片出货没有到达预期,只

下一篇:蚊子最爱咬6类人:原来与血型无关(主要看气味)

科学探索排行

科学探索精选

科学探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