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
前言:
周恩来逝世后,著名外交学家厉声教为纪念周总理创作了一首词:
武侯星陨,江山依旧,千秋寂寞圣贤。投笔岚山,运筹黄埔,一生戎马多艰。道义一肩担,保国祚早定,天下长安。日月经天,大鸾翔宇御浩然。舟楫不避狂澜,有中流一柱,可比金坚。八阵图残,三分梦碎,诤谏无补空谈。长泪满青衫,叹午门惊变,雨覆云翻。遗爱犹存,躬耕人去空园田。
词中,他把周总理比喻成诸葛孔明,抒发了对总理无限的敬仰和对周总理逝世的巨大哀痛。再一次读起来这首荡气回肠的诗词,仿佛时间又回到了1976年之前,周总理晚年那些让人心疼的日子。
图 | 周总理
周总理病重依然坚持工作
1974年5月25日,周恩来拖着病重的躯体,和平时一样,和蔼地把英国首相爱德华带入了毛主席的书房。此时,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看到外宾来了,赶紧在护士的搀扶下站起来迎接,周恩来把陪同爱德华的几个人挨个向毛主席介绍,自己一如既往地站在镜头之外。
毛主席和爱德华希思一见如故,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高兴地交谈起来。周总理知道毛主席身体不好,担心交谈时间过长影响主席休息,在他们交谈间有意无意地看了三次手表,爱德华心领神会,和毛主席交谈一个小时后起身告别。
爱德华匆匆地离开后,毛主席马上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苍老的面容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在周总理的安排下,让毛主席回房休息,自己则送外宾离开。已经步入晚年的毛主席看到日夜操劳的周总理忍不住哽咽几声。
4天后,周总理又带着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会见毛主席,这一次谈话结束后,周总理似乎看出来了毛主席的表情,有点不舍。在离开之际,周总理回过头来紧紧握住了毛主席的手。这个动作,仿佛在告诉毛主席,不要担心,我还可以处理工作。这一刻,随行的摄影记者马上抓拍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幕。周总理和毛主席的握手,仿佛让人看到了40多年前,两个为革命事业正在奋斗的青葱少年。这一次,晚年的两位战友再一次目光相对,再一次双双紧握,伟大,泪目。
图 | 毛主席和周总理在1974年
可谁又曾想到,这居然成为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最后一次公开握手。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解放军301医院逝世,享年78岁。在周总理逝世前,他还在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关心着工作上的大大小小。当毛主席听到周总理去世的消息后,嚎啕大哭。当天,警卫局局长张耀祠把这个噩耗告诉了毛主席门口值班护士,不敢告诉毛主席。护士把这件事写在了纸上,放在了大厅的桌子上。当时,孟锦云接过纸条,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下来了,因为她知道,毛主席一定不会相信这个事实。孟锦云眼睛通红,悄悄地走到了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正在午睡,孟锦云就和工作人员商量,等毛主席睡醒了再说。
午饭过后,毛主席休息了两个小时,睡醒后,孟锦云和往常一样对毛主席读着电报,孟锦云打算在这时把这个噩耗告诉毛主席。孟锦云在读的时候停了一下,然后念道: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76年1月8日与世长辞……
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闭着的眼睛突然睁开了,沉思许久终于反应过来“与世长辞”的意思了,顿时,毛主席鼻子一酸,眼中不住地流出了泪水,他冲着孟锦云重重地点着头,表示知道了。孟锦云不知道如何去安慰面前这个哭成泪人的毛主席,自己也不禁跟着哭起来。
图 | 周总理去世
实际上,早在1972年,周总理的身体就已经不适,那段时间尼克松访华,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周总理一直在作陪,周总理日夜操劳,“耗尽了心力”,尼克松离开中国两个月后,医生查出来周总理的尿检有问题。当时医生张佐良做了五个“可能”:第一可能是血管硬化;第二是尿路结石;第三是膀胱有炎症;第四是尿道血管畸形;第五是血管里长了瘤子;第六他没有说出来,便是最让人害怕的——癌!
当时情况危急,张佐良不得不向中央汇报,毛主席在报告中批示:应当休息、节劳、不可大意。当时叶剑英也感到周总理的病情不容马虎,每当有文件传来,都是第一时间给毛主席提出来治疗建议,毛主席也很快批准了。
1974年2月,周总理病情恶化,常常会便血,诊断为膀胱癌,毛主席很担心,便每天派人去询问病情。周恩来为了不让毛主席担心,用尽全力给毛主席写了封亲笔信,在信中他说:
膀胱癌经过两次开刀,3次电烧,已能稍稍控制……而这一大肠内的肿瘤位置,正好就是40年前我在沙窝会议后得的肝脓疡病的地方。……我因主席对我的病状关怀备至,今又突然以新的病变报告主席,心事不安,故将病情经过及历史病因说清楚,务请主席放心。
千万言语,就是不让毛主席担心。
毛主席见信后,给周总理送来了一个沙发,那是工作人员给毛主席换的沙发,毛主席非常满意,想到周总理也在经受病痛的折磨,便吩咐工作人员:给总理也送一个去!
5月,周总理的病情更加严重,邓颖超看到周总理由于凝固的血块堵着尿道,他疼得在床上来回翻滚无法入眠。看着这一幕幕,邓颖超没有一点办法,只能不停地流泪。月底,在邓颖超的劝说下,周总理终于同意了做手术,6月住进了解放军301医院。
图 | 周总理晚年
实际上,早在更早之前,周总理的病情就已经明显了,但是他忙于工作,甚至接连一周每天工作都超过18个小时。一位普通人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都不一定可以承受的了,更何况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有时候,周总理常常工作到深夜一两点甚至更久,更有时候还要通宵达旦,不知疲倦。在90年代的一篇语文课文中有一篇《一夜的工作》,其中写道的就是周总理: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鸣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1975年11月,周总理的病情加剧恶化,躺在床上大小便都是难事了,吃饭也非常困难。陪在周总理身边的医生和护士没有一天不在流泪,他们无法想象晚年的周总理在身体方面遭受了多大的磨难,他们多想替总理分担,但无奈只有总理一人在和病魔决斗。为了减轻周总理的痛楚,在周总理最后的日子里,医生给他用安眠药和止疼针,其苦难可想而知。
图 | 周总理工作照
1976年元旦,毛主席有两首词《重上井冈山》《鸟儿问答》发表了,知道这件事后,周总理特意让秘书把报纸买回来读给他听。当他听到“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的时候,嘴角浮现了一丝微笑,甚至还有小小的笑声。他喃喃道:“主席的身体什么样?”
“没有多大变化。”医生说。
“只要主席健在,我就放心了。”周总理说。
1月7日,周总理从昏迷中醒来,看到床边那些昼夜相伴的医生们,周总理留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句话:你们辛苦了,我这里没什么事,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吧,那里更需要你们……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周总理心中想的依然是别人,在场的工作人员听到这句话都无不落泪。
1月8日,早上张佐良向往常一样来周总理病房查看,却突然发现周总理呼吸加快,嘴唇有发紫现象,张佐良马上按响了床头的紧急呼叫铃声,医疗小组也马上奔来,进入抢救状态。几十分钟后,心电图上成为了一条直线,这意味着,周总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敬爱的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医生随后公布:总理逝世了,把这些东西撤掉吧。东西还没有撤走,邓颖超就赶到了医院,她扑在周总理的床边抚摸着周总理的脸庞,泪珠不停地掉在地上,她弯下腰轻轻地在周总理的额头上吻了一口,哭着说:恩来,你走了……
那一瞬间,邓颖超崩溃了,现场的工作人员都不停地哭了起来。中午时,邓颖超强忍着悲痛,给大家宣布了周总理的遗愿,他希望大家不要为他办理追悼会,而且不要保存骨灰,而是把骨灰洒向大海。
图 | 周总理追悼会
这个遗愿李先念第一个不同意,他说:“如果不开追悼会,我们无法向全国人民交代。”最后经过商量,决定将周总理的追悼会按期举办,骨灰问题,请示毛主席。
当毛主席得知和自己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战友去世了,他声泪俱下,至于周总理的遗愿,毛主席遵循周总理的愿望,把骨灰洒向大海。
秘书曾问毛主席,要不要去参加总理的追悼会。毛主席使劲迈自己的腿却怎么都迈不起来,他用一只手使劲拍了拍自己的腿,吃力地说道:我走不动了。说完,就痛苦地哭了起来。沧海大地,天地悲悯,那一刻,作为周总理最亲密的战友,主席心里也难过极了。
1月8日上午11点,周总理的遗体被秘密送至北京医院的一个太平间,晚上,请来了理发师朱殿华给周恩来理了最后一次头发。据张佐良回忆,朱殿华看到周总理的遗容突然就夺眶而出,因为周总理被病痛折磨的样子难以想象,浑身瘦得只剩皮包骨头,脸颊凹陷,头发稀疏蓬乱,满脸胡须,苍白的脸上满是褐色的老年斑点。经过朱殿华的整理,周总理变得整齐干净了许多,马上为追悼会做准备。
图 | 邓小平在周总理的追悼会上
1月15日,周恩来的追悼会如期举行,邓小平致悼词。追悼会灵堂最上方是大字横幅“沉痛悼念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中间悬挂着周恩来的巨幅遗像,下方骨灰盒上覆盖着党旗。治丧委员会以毛主席为首,共由107人组成。
在追悼会现场,朱德、叶剑英、江青和邓小平等都来为周总理告别,周总理是朱德的亲密战友,也是入党介绍人,他站在周总理的遗体前泪流满面,他缓缓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江青跟在朱德的身后,也十分难过。有人提醒江青:江青同志,请你脱下帽子。脱帽礼是追悼会上的基本礼节,朱德听到后也对江青表示,脱掉帽子吧。江青说:我感冒了。朱德总司令怀念总理深切,也对江青有了脾气:感冒了就不要来了嘛。
随后,邓小平宣读了悼词,读的过程中他一度哽咽,流着泪读完: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悼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同志。
周恩来同志自一九七二年患癌症以后,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党中央经常的亲切关怀下,医护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精心治疗。他一直坚持工作,同疾病作了顽强的斗争。由于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九时五十七分,周恩来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为失去了我们的总理而感到深切的悲痛……
图 | 邓颖超捧着周总理的骨灰盒
骨灰撒入大海,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按照总理生前的愿望,他的骨灰希望被撒入大海。追悼会结束后,邓颖超亲手把骨灰装在四个文件袋里,跟着党中央派出的罗青长、郭玉峰、张树迎等同志,走向了飞机场,去完成撒骨灰的任务。
晚上7点,邓颖超护送着骨灰来到了北京东郊的通县机场,登上飞机后,邓颖超代表周总理向大家挥手,向周总理的战友们,向全国人民告别。
周总理的骨灰分别撒在四个地方:北京上空、北京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入海口、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对于周总理来说,这四处非常有深意。第一处撒在北京,是因为1918年周恩来和战友在这里留下了革命的足迹。第二处撒在密云水库,是因为周总理生前主持了修建水库的工作,解决了北京人民的吃水问题,在这个工作上周总理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也是总理生前的愿望。第三处撒在天津是因为这里是总理青年时期涉险最多的地方,也是他和邓颖超相识相知的地方。最有深意的是第四把骨灰,撒在黄河入海口,有两层含义,一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意味着最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另一个含义是,周总理生前十分关心台湾同胞,他希望把骨灰撒入大海后,可以对着水流把他带到台湾,和台湾同胞生活在一起,希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周总理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从小就以“中华崛起”为己任,重病缠身后依然关心台湾问题。
图 | 周总理
周总理的后事处理完后,按照习俗,骨灰盒应该返回家中过夜的,但是周总理也留有遗嘱,就是把骨灰盒放在人民大会堂的台湾厅度过,以弥补他生前未去过台湾和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心愿。15日晚,周总理的骨灰盒放进了台湾厅,周围摆着六盆盛开的水仙花,碧绿色的叶子衬托着淡黄色的花蕊,象征着周总理一生的高洁,象征着总理一生的无私奉献,一生时刻为民的高风亮节。
周总理去世后,工作人员找遍了总理的遗物,都没有找到一件新的东西,他穿过的衣服都完整地放在箱子里,上面打满了补丁,仍然不舍得扔。周总理的一生位高权重,留下来的遗物却让人心酸落泪。
其实,周总理去世后,毛主席在很长的时间内不能从悲痛中走出来,脸上也好长时间没有看到过笑容。也是在这一年,朱老总也去世了,9月,毛主席也离开了人世。这一年是最不平凡的一年,三位伟人相继离世,举国同悲。
图 | 周总理和邓颖超
如今,距离这一年已经过去45个春秋,或许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几十年是眨眼间的事情,但毛主席和周总理以及上世纪的革命前辈们,他们用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我国最艰苦的时期,让我们后辈过上了幸福和平的生活,这一份来之不易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谨以此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相信您在天之灵也看到了此时此刻的盛世,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