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皇帝为什么叫皇帝?
商朝末年,商纣王昏庸无道,于是武王姬发举兵伐纣,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武王为固江山,就把自己的亲戚和功臣都分封在各地当诸侯,让他们保卫王室和江山,就这样,随着时间推移,周王一代传一代,就传到了周幽王宫涅手里面,这个周幽王也昏庸无道,宠幸美女褒姒,为博美人一笑,不惜狼烟烽火戏诸侯,他还想废了太子宜臼,立褒姒的儿子当太子,结果,老丈人联合犬戎把周给灭了,他也死在骊山之下,大周就此灭亡。太子宜臼就含登基,也就是周平王,他为了躲避犬戎,就东逃洛邑,再建周朝,历史称为东周。东周实力就不太行,加上周幽王那个事,导致王室威严一落千丈,各地诸侯纷纷开始躁动,不服管。周平王死后,周桓王即位,和郑国闹矛盾打架,结果战败,王室威信从地扫地,各地诸侯开始动歪心思,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春秋五霸说的就是这个时代的事,这个时代史称春秋,春秋历经300多年,好多弱的诸侯国都被强的吞并,诸侯top榜只剩下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家强国,七国战事不断,互相征伐,都想吞并其他六国。
时间慢慢地来到了公元前247年,这一年秦国秦庄襄王去世,他I3岁的儿子,政,即位,他的儿子就是后来人们说的,秦始皇。等到公元前 238年,22岁的秦王政开始亲自执政,他先从吕不韦、谬毒手里夺回了本该就属于自己的权力,然后他开始重新部署对付六国的战略和策略,开始统一中国的战争。秦国
先灭韩,后破赵燕魏楚最后灭齐,十年时间,六国都被秦国灭了,秦始皇用了十年,灭六国,一统华夏,结束了自春秋以来近500年的乱世局面。(这里要说明一下,东周在公元前249年就被秦国灭了。)
重点来了!
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就凡尔赛了一下,他对丞相和御史说:虽然咱能力不太够,但是靠着祖宗的保佑,也平定了天下,结束了五百年的乱世,我觉得王已经配不上我了,现在不改换一下名号,我怎么对得起自己建立的功业,还怎么流传后世,你们开会讨论一下这个事,给我一个方案。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讨论之后就跟秦始皇说:王的功劳太大,我们认为五帝也不能跟王比,只有皇才配的上王,这个古代有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泰皇最尊贵,我们冒死献上尊号,请王称泰皇。天子之命称为‘制’,天子之令称为‘诏’,天子自称‘朕’。
秦始皇想了想说:“去掉‘泰’字吧,留下‘皇’字,再在后面加个‘帝’字,就叫‘皇帝’吧。其他的就按你们的方案来。”从此以后,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就叫皇帝,虽然秦朝二世就被推翻了,但历朝历代都用皇帝这个称号,皇帝一直延续到大清没了,也就是l912年才不再使用,看来历朝历代虽然都骂秦始皇是暴君,但身体还是很诚实的,我觉得秦始皇除了那一大堆评价外,还应该加一条,那就是,秦始皇也是一个杰出的取名天才。
那秦始皇为什么要用“皇帝”这两个字呢?
因为德高三皇,功盖五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位十年,开疆拓土,使国土扩大六倍,一打六,十年,全部搞定,试看全人类,全地球,还有谁?我就问还有谁?
“皇帝”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皇帝称谓的由来: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掉六国,平定天下。赢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以显示自己的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