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电视小说里面皇帝都自称朕怎么怎么,但其实这个“朕”最早就是一个普通的自称,比如屈原就自称朕,在离骚里面就有一句“朕皇考曰伯庸”。蔡文姬之父蔡邕就解释过:“朕,我也,古代尊卑共之,贵贱不嫌。”那么在叫朕之前,古代的那些帝王都是怎么称呼自己的呢?
在春秋战国之前,夏商周三代之主都是称呼自己“余一人”,也可以写成“予一人”,没登基的时候叫“余小子”,一看就非常接地气,早期的一些书,比如《左转》、《礼记》、《汤誓》等都是有相关记载的。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些诸侯就开始用我们现在熟悉的“孤”、“寡”来进行自称了,因为周天子还在,他们就不能自称“余一人”了。所谓“寡人”,意思就是寡德之人,是德行不够的意思,算是一种自谦了。孤的意思也差不多就是高处不胜寒。这两个称谓就这么一直延续了下去,一直是王爵的专属称谓。
而我们熟悉的这个“朕”,是从秦始皇他老人家开始用的,之后随着封建帝制的延续,“朕”这个称呼就一直被用了2000多年。但是这个“朕”只是一个官方的自称,见于各类公文和正式场合里才会用,一般的日常生活里,皇帝们还是挺随意的,有的自称吾,有的自称我,有的自称余,五花八门还有很多,基本看个人的语言习惯。我们看电视剧里面,朱元璋一直自称“咱”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即使是朱元璋,在正式场合里的还是要说“朕”的。不过有一个例外就是朱棣了,居然在对外公文里面自称“俺”,比如“有今俺即了大位子,恁阿卜束的儿子结束,不忘俺太祖高皇帝恩德,知天道,便差侄阿卜束来京进贡,十分至诚。”这也是相当另类了。
说完这个皇帝的自称,再来看臣民是怎么称呼皇上的,这个非常乱了。夏朝的时候,君主称之为“后”,《说文解字》里面解释是“发号施令者为后”。到了商朝的时候,君主开始称之为“帝”,比如我们说武丁叫“帝丁”,纣王叫“帝辛”。到了西周君主就被称作“王”了,“王”这个字在殷商甲骨文里面就有,武王伐纣后,周公觉得前朝的商有过失,所以作为取而代之的周王室,自贬帝位为王,所以我们都说周文王、周武王。之后西周又有了“天子”的叫法,我们一直说周天子,从来不说什么夏天子、商天子。对于西周首创的这个天子称谓,现在很多说法说是天子就是上天的儿子,对于这个解释我个人是有点不同意见的,我们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墨子的这个子是什么意思啊?又不是什么孔家的儿子、墨家的儿子,子就是一种尊称,天子的意思可能就是天,而子是作为一个非常尊贵的后缀来进行使用的。
与此同时,在春秋战国时期,大臣君前奏对的时候已经开始用了“陛下”、“上”、“今上”这样的称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臣民口中对于君主的称呼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非常的多样化了,毕竟人太多,你想管不想管不住的。再到大秦,“皇帝”这个词语终于被创造出来了,秦始皇建立了亘古未有的功绩,可比三皇五帝,这时候王绾、李斯就说了,“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而泰皇最贵”,希望秦始皇自称泰皇,最终秦始皇觉得这个泰皇还是差了点,就自创了皇帝这个叫法,意指“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个称谓一直影响了之后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到了汉代,汉承秦制,基本没什么太大变化,只是在独尊儒术的大环境里面,又把天子这个称谓拿了出来,赋予了神秘学的属性,与皇帝二字并行,作为正式场合下的称谓。而在许多非正式场合中,也出现了一些很奇怪的新的别称,根据《资治通鉴》上所说,西汉民间称皇帝为“县官”,东汉称之为“国家”,据说之后五代十国和宋朝的时候就是把这两个称呼揉捏在了一起,创造出了“官家”这么一个叫法。
大唐盛世期间,正式场合依然叫陛下,非正式场合有叫“大家”的,有叫“天家”的,有叫“至尊”的,至于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称呼唐玄宗为“圣人”,历史上玄宗的确被这么称呼过,但并非所有的唐朝皇帝都被这么称呼,并且“圣人”这个词在唐代也不专属于皇帝,安禄山也被称呼过为圣人。之后我们熟悉的“官家”一词其实并不是在北宋时才被发明,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晋书》记载“官家养芦化成荻,芦生不止自成积”,而到五代十国时期才逐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而被正式作为了皇帝的专属称谓,甚至于宋朝皇帝在称呼自己的时候,有时也会用这两个字,至于“官家”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别说我们好奇了,传说宋真宗也好奇过,并向身边的人询问,侍读学士李忠荣的回答是“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这宋朝皇帝的称谓,还大大影响了民间的各个群体,在当时医生叫医家,和尚叫禅家,诗人叫诗家,农民叫农家,一看就非常紧跟潮流。
元代的时候,“皇上”一词被开始广泛使用,皇上这两个字来在南北朝的南朝《梁书》、《陈书》中就有出现,但不多,不过从元史中就能被频繁检索到了,所以网上一种说法说皇上是清朝才有的就非常的不准确。到了明代,我们熟悉的“万岁”这个称呼终于出现了,万岁这个词最早汉武帝的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了,武则天的时候也有,但老百姓在欢庆、庆祝的时候都可以用万岁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并不常用在皇帝身上,直到明代虽然大臣奏对的时候,还是以皇上和陛下为主要用语,然而在内廷后宫之中,嫔妃、宦官、宫女就会称皇帝为“万岁”、“爷爷”、“万sui爷”这样的称呼,但一般的正经文臣武将是不会这么叫的,丢不起那人。你看魏忠贤自称9000岁,就是因为他是内廷工作人员,表现出自己仅次于万岁的身份地位。
而到了清代,因为八旗子弟都是以清王室的家臣自居,所以像“万岁”、“万sui爷”这样的称呼,就从一个内臣对主人的专属称谓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叫法,但依然只是私下使用的,正式的还是要称呼皇上,而陛下这个词就基本不用了。对于清史稿的检索来看,全书中皇上两字出现134次,而陛下仅仅出现了13次。另外需要提的是,我们电视剧里面经常看到一个称呼叫“老佛爷”,这个不单指太后,像雍正、乾隆都被这么叫唤过。
商纣王帝辛是否残暴之谜,也许真实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历史上还有哪些帝王的陵墓没有被发现?
西周灭亡真的是因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吗?
嬴政为什么一定要杀掉帮他父子登上王位的吕不韦?
历史上宦官、太监、阉人本不同,为何后被混称?中关村是这样来的
古时皇帝的封号是怎么来的?
古代皇帝死后,内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
皇帝的谥号是在嗣位皇帝的参与下得到的;末代皇帝的谥号由下一王朝的帝王追赠,或者由遗民政权上谥,比如明崇祯帝的谥号。南明上的是“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清代定鼎中原后,追赠崇祯的谥号为“庄烈帝”。
帝王的谥号,在隋朝以前均为一字或二字,如西汉的皇帝刘盈谥惠帝、刘恒谥文帝、刘启谥景帝,东汉的皇帝刘秀谥光武帝等即是。
但是从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字数逐渐增加,例天宝十三年,玄宗李隆基决定将先帝的谥号都改为七个字如李渊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扩展资料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
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夺门之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
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祺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追尊为皇帝,如曹操、司马懿父子等,还有一个是多尔衮,他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只是权宜之计,不出一个月,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谥号
历代帝王的称号是怎么定的?有什么讲究吗?
历代帝王称号的区别
古代的帝王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很多称号,例如庙号、谥号、尊号以及年号。这些称号大多来自史书记载。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梳理。
庙号
庙号的使用始于西汉,终于清朝,是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的名号。一般一朝一代的开国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为太祖,而其弟在其后,所以称太宗。当然也有朝代前几个皇帝都称祖,譬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的努尔哈赤称太祖,而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在隋朝之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按照典制必须是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的才能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庙号。
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含有褒贬之意。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予。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就已出现,在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又将其恢复,直至清末取消。谥法有固定的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当然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个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尊号可以是生前所加,也可死后追加。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尊号在开始使用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变得越来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由此可见,这称号得有多长。
年号
年号是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皇帝而根据自己思想所起的用来纪年的名号,年号的首创是西汉武帝,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从那以后,每一位皇帝上位都必须改年号。在明朝以前,皇帝每遇到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祸都会改年号,而到了明清时期,每个皇帝的年号只有一个,所以我们现在常用来称明清皇帝的名号即是他们的年号,如洪武、嘉靖、宣德、康熙、乾隆等。